首页 教育 正文

高考征文,高考征文巜与冠军同行

教育 1个月前 (10-16) 713

《墨痕深处,青春的答卷》

晨光熹微,梧桐叶尖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晕,我握着钢笔的手指因过度用力而关节泛白,稿纸上的字迹如初生的藤蔓,在方格间倔强地舒展延伸,每一个笔画都浸透着十七岁的重量,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正从三位数缓缓滑向两位数,教室里此起彼伏的翻书声与笔尖摩挲纸张的沙沙声,交织成一首属于青春的交响乐章,而我,在这首激昂的旋律中,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音符——那篇将决定未来三个月里如何呼吸、如何做梦的高考作文。

墨痕里的时光褶皱

语文老师常说:"文章是灵魂的镜子。"可当我面对"时间的价值"这个命题时,却仿佛站在一面蒙着水雾的镜前,看不清自己真实的模样,窗台上那盆养了三年的绿萝,叶片边缘已泛起岁月的枯黄,却依旧在晨光中倔强地舒展着新生的嫩芽,想起三年前初入高中时,它不过是一截带着根须的断枝,被我随意插进旧花盆,未曾料想竟在日复一日的浇灌中长成了如今的样子。

时间或许就是这样吧,它从不疾步如飞,也从不戛然而止,只是悄无声息地在掌心刻下纹路,在记忆里堆叠尘埃,我曾祖父的书桌上总摆着一座老式座钟,铜制的钟摆摆动时发出"嘀嗒"声,像极了旧时光的心跳,他总在午后的阳光下临摹碑帖,宣纸上的墨迹浓淡相宜,仿佛将一生的沉浮都融进了横平竖直之间,那时我不懂,为何老人能对着一张纸坐一下午,直到后来在书柜深处翻到他的日记本,泛黄的纸页上写着:"今日临《兰亭序》一遍,'之'字尚有不足,明日再练。"

原来,时间的价值从不在于它有多长,而在于我们如何用它去雕刻自己,就像那盆绿萝,在看似静止的生长中,完成了生命的蜕变。

命题之外的考场

模拟考的作文题是"成长的代价",我写下第一句话时,窗外的玉兰花恰好落了一瓣,那是去年春天,我和最好的朋友因为一场误会冷战了整整一周,我们曾一起在操场夜跑,任晚风拂过发梢;一起在晚自习后分享耳机里的歌,让旋律在寂静的走廊流淌;一起在数学试卷上画哭脸表情,用玩笑化解难题,却在某个瞬间被一句无心的话隔成了两个世界。

直到毕业那天,她在我的校服口袋里塞了一封信,字迹被泪水晕开:"对不起,我不想失去你这个朋友。"我忽然明白,成长的代价或许就是学会原谅——原谅他人的不完美,也原谅自己的执拗,就像数学老师说的,人生中的很多难题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过程里我们是否学会了思考与和解,真正的考场,从来不止在教室里,它藏在每一次心碎与愈合的瞬间里。

未完成的终章

我望着稿纸上"青春的答卷"这个标题,忽然想起班主任说过的话:"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一段旅程的驿站。"我们总以为这是一场决定命运的战役,却在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发现,真正塑造我们的,不是分数,而是那些为了一个目标全力以赴的清晨与黄昏;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跌倒后依然愿意爬起来的勇气。

桌角的咖啡早已凉透,窗外的天色从鱼肚白变成了浅绛色,我写下最后一行字:"青春的答卷,没有满分,唯有无悔。"笔尖悬在半空,墨水在纸上缓缓晕开,像极了时光留下的吻痕,合上笔盖时,我听见远方的钟声响起,那是新一天的序曲,也是属于我们的,未完待续的故事,墨痕深处,青春的答卷正在悄然书写,而未来,正等待着我们用脚步去填满每一个空白。

孝义高考,孝义高考复读班在哪里
« 上一篇 1个月前 (10-16)
高考490,高考490分能上什么大学
下一篇 » 1个月前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