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写高考小说,写高考的小说

教育 1个月前 (10-16) 1070

破卷

破卷

高考前最后一场模拟考的铃声,如同一柄冰冷的解剖刀,精准地划破了教室内凝滞的空气,林薇搁下笔,指尖触碰到试卷的瞬间,一丝微凉的触感传来,却仿佛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她心口猛地一紧,她的目光死死锁在右上角那个鲜红的数字上——623,这个距离梦想中顶尖学府中文系的门槛,还差着整整二十分,窗外,暮色正浓,如墨般泼洒开来,将操场上孤零零的篮球架染成一片模糊的剪影,摇摇欲坠,一如她此刻风中飘摇的梦。

“林薇,这道解析题的思路,再用不同颜色的笔梳理一遍,逻辑会更清晰。”班主任老周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她沉寂的世界里激起圈圈涟漪,她抬起头,迎上老周镜片后那双温和却锐利如鹰隼的目光,老周是学校里赫赫有名的“严师”,他带过的班级,本科率年年攀升,可他的“严”,近乎一种苛刻的打磨,尤其对林薇这样游走在重点线边缘的学生,他近乎偏执地要求,必须将每一分潜力都压榨至最后一滴。

“好的,老师。”林薇低声应道,迅速垂下眼帘,掩眸中一闪而过的疲惫与不易察觉的抗拒,她拿起桌上那支已被磨得温润的黑色中性笔,习惯性地去够笔筒里那支鲜红的——那是老周钦定的“纠错专用”,那抹红,像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疤,刻在她早已千疮百孔的试卷上,也刻在她的心上。

教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与压抑的咳嗽声,林薇的目光扫过周遭:同桌张浩正对着错题本抓耳挠腮,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前排的优等生陈静,笔尖在卷面上行云流水,那些复杂的公式于她,不过是呼吸般自然,而她自己的桌角,则堆叠着小山似的模拟卷、错题本与五颜六色的荧光笔,那是一个她亲手为自己构筑的、名为“奋斗”的堡垒,堡垒之内,却只有她一人,与无尽的试卷进行着一场看不到终点的、孤独的战争。

写高考小说,写高考的小说

夜色如墨,彻底浸透了整个校园,林薇独自走在回宿舍的小径上,路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又被她一步步踩在脚下,宿舍楼里早已一片漆黑,唯有走廊尽头应急灯散发着幽幽的绿光,像深夜里的鬼火,她轻手轻脚地爬上床,在室友们此起彼伏的鼾声中,拧亮了床头那盏小小的台灯,暖黄色的光晕圈出一小片安宁的天地,照亮了摊在膝盖上的那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封皮已被磨得起毛边,里面密密麻麻的笔记与红叉,如同一张张作战地图,记录着她无数个日夜的挣扎与疲惫。

她随手翻开一页,是古诗词鉴赏,她盯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熟悉的句子,心中却毫无诗意,只剩下对“炼字”、“意境”、“情感主旨”的机械拆解,忽然,她的目光停留在书页边缘一处不起眼的空白上——那里,不知何时,被人用铅笔轻轻勾勒了几笔:是一个小小的、简笔画的女孩,背着书包,正抬头望向窗外,线条稚嫩,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灵动与自由,林薇的心猛地一跳,这绝不是她的笔迹,她是谁?是什么时候画上去的?

这个问题,像一颗顽强的种子,在她疲惫的心田里悄然破土、发芽,接下来的几天,她开始不自觉地留意起来,她发现,在那些枯燥的练习册与参考书的缝隙里,在草稿纸的角落,甚至在食堂餐盘的边缘,总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意想不到的涂鸦:一片形状奇特的云,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一句用娟秀字体写下的“今天也要加油呀”,这些痕迹或深或浅,或用铅笔,或用圆珠笔,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不为人知的温暖,像黑暗中萤火虫的微光,悄悄照亮了她被试卷填满的、灰暗的世界。

写高考小说,写高考的小说

她开始不再仅仅是埋头苦算,做数学题时,她会忍不住去想,那道描绘的抛物线,是不是像极了天边雨后初霁的一道彩虹?背英语单词时,她会盯着“window”这个词,想象窗外那棵老槐树新抽的嫩芽在风中摇曳的模样,有一次,她在物理试卷的受力分析图旁边,看到了一个简笔画的牛顿,头上顶着个硕大的苹果,表情滑稽至极,让她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是她几个月来,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毫无负担的笑容。

变化是细微的,却也是翻天覆地的,当老周又一次拿着她的数学卷子,指着那道她错了三次的解析几何题,准备用那支标志性的红笔圈出她思路的偏差时,却惊讶地发现,林薇没有像往常一样紧张地佝偻着背,而是抬起眼睛,目光清亮而坚定地看向他:“老师,我觉得辅助线可以换一种作法,或许更简单。”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久违的、探索未知的笃定与光芒,那不是对分数的焦虑,而是一种对知识本身的好奇与渴求,老周愣住了,他沉默了几秒,没有拿起红笔,而是从笔袋里抽出一支蓝色的笔,在林薇的图上轻轻画了一条新的辅助线,示意她试试。

高考那天,天气晴朗,惠风和畅,林薇走进考场,没有立刻动笔,而是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初夏草木的清香,混合着青春独有的、略带紧张的气息,她想起了那些小小的涂鸦,想起了老周蓝色的笔,想起了窗外那片曾让她感到压抑、如今却觉得无比亲切的阳光,她睁开眼,拿起笔,笔尖落在试卷上,不再是为了一个冰冷的、决定未来的数字,而是去触碰那些文字背后的人文温度,公式背后的宇宙逻辑,历史故事背后波澜壮阔的人性与悲欢。

成绩出来的那天,林薇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紧张地刷新网页,她只是平静地走到学校公告栏前,在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分数中,找到了自己的——641,比预估的还要高,她笑了笑,那笑容里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水到渠成的平静,她知道,这场名为“高考”的战役,她赢了,但真正重要的,是她在这场“破卷”之战中,不仅打破了分数的壁垒,更冲破了心灵的桎梏,找回了那个曾经对世界充满好奇的自己,找回了被试卷掩埋已久的、对知识最本真的热爱。

那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最终没有成为禁锢她的牢笼,而是成了她破茧成蝶时,一块坚实的垫脚石,她轻轻合上书,仿佛听见翅膀舒展的声音,清脆而悠扬。

高考函数复习,高考函数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 上一篇 1个月前 (10-16)
高考书本,高考书本知识占多少
下一篇 » 1个月前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