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午睡,高考午睡多长时间为宜
午时惊梦
午后的阳光,滤过窗棂,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带着一种慵懒而沉甸甸的质感,无声地弥漫在整个考场,空气里,空调的嗡鸣与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交织,如同春蚕在静谧中啃食桑叶,规律而单调,距离下午的考试尚有余暇,偌大的教室里,大多数人都伏案小憩,为即将到来的语文或数学储备精力,我也一样,将头枕在交叠的手臂上,眼皮沉重地阖上,任由意识在清醒与混沌的灰色地带漂浮。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气息,是少年们紧绷的汗味,是崭新试卷散发的油墨清香,更是无数年轻灵魂在巨大压力下,混合着紧张、期盼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所构成的独特味道,我试图沉入睡眠,却总觉得周遭的一切都透着一丝说不出的违和,身下的课桌,硬得硌人,平日里熟悉的教室,此刻竟显得格外陌生而压抑,那些平日里嬉笑打闹的同桌,此刻都化作了沉默的雕塑,唯有轻微的呼吸声,证明着生命的存在。
就在意识即将滑入深渊之际,一阵尖锐的耳鸣毫无征兆地撕裂了宁静,像一把冰冷的钢针,猛地刺入我的大脑,我猛地抬头,眼前一阵天旋地转,额头上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怎么回事?我下意识地望向讲台,监考老师的背影正对着我们,他似乎正凝视着窗外,而窗外,不知何时已被大片的乌云吞噬,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下来,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拖入无尽的深渊。
一股莫名的恐惧攫住了我的心脏,我低头看向桌面,那张本应写满答案的试卷,此刻竟是一片刺目的空白,像被无形的橡皮擦彻底抹去,干净得令人心慌,不对!我明明上午考得顺遂,每一道题都下笔有神,思路清晰,难道……我慌乱地抬起手腕,手表的指针竟在疯狂地倒转,秒针每一次逆行的跳动,都像一柄重锤,狠狠敲在我的心脏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时间到,请考生停止答题。”监考老师的声音突然响起,冰冷得不带一丝人类的情感,我骇然抬头,他的脸在昏暗的光线下变得模糊不清,唯有一双眼睛,闪烁着幽幽的绿光,如同潜伏在暗夜中的狼,他一步步向我走来,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死寂的教室里回荡,每一步都踏在我的神经上,激起一阵阵战栗。
我想要站起来,想要逃离,却发现身体像灌满了铅,沉重得无法动弹,我张开嘴,想要呼救,喉咙里却像被一团滚烫的棉花堵住,发不出任何声音,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我淹没,就在这时,我看到了我的同桌,她正对着我微笑,那笑容灿烂得有些诡异,她的嘴角一点点咧开,一直延伸到耳根,露出一口白森森的牙齿,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我的狼狈。
“别怕,这只是个梦。”一个温柔得令人心颤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猛地一激灵,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不止,阳光重新洒在脸上,暖洋洋的,我环顾四周,监考老师正低头整理试卷,同学们依旧在安静地午睡,一切都那么正常,那么真实。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冷汗已浸湿了后背的衣衫,原来,真的是梦,我低头看了看手表,离考试还有二十分钟,我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让我彻底清醒过来。
那个梦太过真实,太过可怕,它像一面扭曲的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恐惧——对一败涂地的恐惧,对辜负父母殷切期望的恐惧,对未来那片未知迷雾的迷茫与无助,高考,这座横亘在青春与未来之间的巍峨大山,压得我们几乎喘不过气,我们日复一日地刷题、背诵、模拟,就像被上了发条的精密仪器,在既定的轨道上机械地运转,不敢有丝毫偏差。
午后的这一觉,却像乐章中一个短暂的休止符,让我们在紧绷的神经中得以片刻的喘息,它也让那些潜藏在潜意识深处的焦虑与不安,乘着梦境的翅膀,悄然浮现,梦中的空白试卷,是努力付诸东流的幻象;倒转的时钟,是时间流逝的失控感;而那诡异的面孔,则是内心压力的具象化,是我们对自我怀疑的恐惧投射。
但梦醒之后,阳光依旧,生活依旧,高考固然重要,但它并不能定义我们人生的全部价值,它只是我们漫长旅途中的一座驿站,一场必须经历的考验,而非终点,我们为之奋斗,为之拼搏,但不必因此背上沉重的十字架,让焦虑吞噬当下的每一刻。
我重新伏在桌上,这一次,我没有强迫自己入睡,只是静静地感受着这份劫后余生般的宁静,窗外的阳光依旧灿烂,几只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清脆的鸣叫穿透了玻璃,我知道,下午的考试依旧充满挑战,但我心中那份因梦境而生的恐惧,已然消散,那个梦让我明白,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要有勇气去面对,去接纳,青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场考试的成败,更在于我们为之奋斗的滚烫过程,在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欢笑与泪水,挣扎与蜕变。
午睡的时间结束了,同学们陆续醒来,揉着惺忪的睡眼,但那双望向考卷的眼神里,却多了几分坚定与从容,我整理好桌面,拿出文具,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下午的挑战,那个午时的惊梦,已然成为我青春记忆中一段独特而深刻的插曲,它提醒着我,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上,不仅要奋力奔跑,更要学会与自己的恐惧和解,与压力共舞,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望这段青葱岁月时,能坦然一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