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两个月逆袭,高考最后两个月逆袭实例
《六月蝶变》
距离高考还有六十天时,林晚的数学模拟考成绩单在暮色中簌簌作响,那个刺眼的"38分"像一把生锈的刀,在她反复演算的草稿纸上划出深痕,教室后排的座位被她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利贴,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定理如同困兽,在纸面上张牙舞爪,窗外的玉兰花落了满地,粉白的花瓣铺就一地柔软,却像极了她支离破碎的信心,在晚风中轻轻颤抖。
班主任老周把她叫到办公室时,正在批改的是月考全年级第一的卷子,红笔在满分卷子上游走如飞,却在她皱巴巴的试卷上停驻了许久。"林晚,"老周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温度,"知道蝴蝶破茧前要经历什么吗?"她摇了摇头,目光垂落在自己磨出毛边的帆布鞋尖。"它在茧里要积蓄足够的力量,才能让翅膀承受住破茧时的阵痛。"他从抽屉里翻出一本泛黄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书页间还夹着一张褪色的清华园明信片,"从今天起,每天来我这里问十个错题,怎么样?"
那个傍晚,夕阳把办公室的玻璃窗染成蜜糖色,林晚第一次发现,那些曾经令她望而生畏的函数图像,在老周笔下竟成了跳动的音符,他讲解析几何时总会不自觉地哼起跑调的京剧,说这是"用艺术思维理解数学之美",当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优美的抛物线时,粉笔灰在光柱中翩跹起舞,当她终于独立解出困扰许久的数列题时,窗外的玉兰花恰好落了最后一片,在风中打了旋儿,轻轻落在她的练习册上,像一枚胜利的印章。
逆袭的序曲是从一场雷雨夜奏响的,那天她整理错题到深夜,忽然发现一道立体几何题的辅助线画法有误,冒雨去办公室找老周时,发现他正趴在桌上打盹,手里还攥着半截红笔,台灯的光晕里,他鬓角的白发在雨后的湿润空气中格外清晰,像落了一层细碎的霜,林晚轻轻放下题目便想离开,却被他叫住:"等等。"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铁盒,里面装满了不同颜色的粉笔头,像一盒被珍藏的宝石。"你看,这些粉笔头都是我上课时随手攒的,就像你积累的错题,每个都是通往高分的阶梯。"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的生活被切割成精确的模块,清晨五点半的操场,她边背单词边绕着跑道跑圈,露水打湿的运动鞋能拧出水来;课间十分钟,她总是第一个冲向办公室,把整理好的错题本摊在老周面前,本子上的字迹越来越工整;晚自习后,她会在教室多留半小时,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知识点,黄色代表易错点,绿色代表重点,蓝色是拓展思路,有次她趴在桌上睡着了,梦见自己变成了那只破茧的蝴蝶,却在振翅的瞬间跌入深渊,惊醒时发现老周正把一件外套披在她身上,衣襟上还残留着淡淡的烟草味,像一种安心的力量。
二模成绩出来那天,林晚的数学考了82分,当她红着眼眶冲出办公室时,在教学楼拐角撞到了年级主任,主任盯着她的成绩单看了很久,忽然说:"你知道吗?去年有个学生和你很像,也是最后两个月逆袭,现在在清华读物理系。"林晚愣在原地,手里攥着的成绩单突然有了温度,她想起老周铁盒里的粉笔头,想起那些被荧光笔标注得密密麻麻的课本,原来所有的坚持都在悄悄开花,在无人看见的角落里。
百日誓师那天,林晚把写满目标的便利贴贴在了教室后墙,她的字迹不再像以前那样颤抖,"数学120分"的旁边画着一只展翅的蝴蝶,翅膀上用彩笔点缀着斑斓的纹路,老周站在讲台上讲话,声音有些沙哑:"高考就像一场马拉松,最后几步往往决定胜负,重要的不是你现在在哪里,而是你要往哪里去。"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手里的粉笔上,那些彩色的粉笔头在光晕中闪闪发亮,像极了夜空中的繁星,每一颗都承载着一个未完成的梦想。
高考前夜,林晚整理好考试用品,忽然发现老周放在她桌上的纸条:"放轻松,你早已破茧成蝶。"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纸条上,她想起这六十天的点点滴滴:办公室台灯下的剪影,操场上的晨曦,还有那些被反复演算的题目,草稿纸上的演算式从最初的凌乱到后来的井然有序,原来所谓的逆袭,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奔跑上,把放弃的念头变成了再坚持一下的勇气,在无数个想要放弃的瞬间,选择了再多看一眼书,再多算一道题。
考场上,林晚深吸一口气,在答题卡上写下第一个字,窗外的蝉鸣声里,她仿佛又看到了那只破茧的蝴蝶,在六月的阳光下,振翅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而那些曾经让她恐惧的数字与公式,此刻都化作了翅膀上斑斓的纹路,载着她飞向更远的地方,她知道,这场青春的战役里,她不仅战胜了数学,更战胜了曾经的自己,完成了最美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