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2017高考封路,2021年高考封路

教育 6天前 1172

《那年夏天,为青春让路》

2017年6月7日清晨,北京西三环紫竹桥路段,执勤交警李建国提前两小时便已到岗,他凝望着天际逐渐晕染开的鱼肚白,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三十年前那个同样燥热的清晨——父亲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二八大杠",载着他奔赴考场,彼时的柏油路布满坑洼,父亲的车轮在颠簸中艰难前行;而今,四车道的主路已全然封闭,唯有警车顶灯闪烁的蓝光,如星辰般在晨雾中勾勒出一条特殊的通途,静待青春的启程。

这绝非寻常的交通管制,当全国940万考生执笔为剑,走进这场青春的战役时,超过300座城市正以不同的方式,上演着名为"护考"的温暖交响,在武汉,地铁2号线悄然调整了发车节奏,避开考点周边的喧嚣;杭州西湖,往日桨声灯影的游船暂停了运营,让静谧的湖光山色为学子们铺开最澄澈的背景板;成都的街头巷尾,"爱心送考车队"如流动的向日葵,车身上的黄色标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载着无数家庭的期盼奔赴考场。

2017高考封路,2021年高考封路

李建国的对讲机突然传来清晰的指令:"指挥中心确认,育才中学考点周边已实现'静音模式',请指示。"他的目光越过车流,望向马路对面那所红砖砌成的老中学,校门口,身着蓝白相间校服的学子们正鱼贯而入,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孩踮起脚尖,焦急地向内张望,书包上悬挂的哆啦A梦挂件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恍惚间,竟与当年女儿第一次高考时的身影重叠。

整座城市仿佛在此刻调整了呼吸的频率,建筑工地的打桩机沉寂下来,广场舞的喧闹化作轻柔的钢琴曲,连平日里热闹非凡的早市也推迟了开市时间,在西安古城墙下,卖胡辣汤的王大爷特意将摊位挪出两百米,还细心地准备了温热的红糖姜茶:"娃娃们考试辛苦,喝点热的暖暖身子。"滚烫的姜茶升腾起袅袅白汽,氤氲着这座城市最质朴的温情。

这种集体性的静默,恰似一场盛大的成人礼仪式,当第一科考试结束的铃声穿透云层,考生们如决堤的潮水般涌出考场,在南京某考点外,一位母亲高举着"儿子加油"的牌子,牌子上用红笔郑重地写着:"你已经战胜了19%的同龄人"——这是教育部公布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据,这个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托举起的希望,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广阔天地。

2017高考封路,2021年高考封路

交通疏导员张伟正有条不紊地疏导着考点外的车流,他想起昨天傍晚,一位出租车司机因不熟悉临时管制路线与交警发生争执,当得知对方是要送赶考的考生时,司机二话不说熄了火:"您先走,我这车再绕两圈没关系。"这种瞬间的理解与包容,如涓涓细流,在高考的三天里汇聚成城市最美的底色。

傍晚时分,夕阳为考场外的梧桐树镀上金边,李建国摘下警帽擦拭额角的汗珠,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向执勤的交警递上矿泉水,老人感慨道:"四十年前我高考时,也是这样的好天气,现在看着这些孩子,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时光流转,变的是考试的形式与工具,不变的是整个社会对知识的敬畏,对未来的热切期许。

当最后一科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城市仿佛瞬间苏醒,汽车喇叭声、欢笑声、家长的问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青春最动人的交响乐章,那些在临时开辟的"绿色通道"上疾驰的车辆,那些在考点外默默守候的身影,那些为一纸成绩单而付出的无数个日夜,都将成为这个国家记忆中最温暖的注脚。

夜幕降临,李建国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路过街角的书店,橱窗里陈列的高考教辅书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想起女儿发来的微信:"爸,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候,不用再像您那样挤独木桥了。"他抬头望向浩瀚星空,仿佛看到无数年轻的面庞在星空中闪烁,他们脚下的路,正由无数双温暖的手共同铺就。

那年夏天,我们用一场盛大的仪式,为青春让路,这不仅是对考生的祝福,更是对知识力量的礼赞,对公平正义的守护,当无数个"李建国"站在烈日下指挥交通,当无数个"王大爷"默默准备着姜茶,当整个社会为同一个目标暂时放慢脚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集体承诺,这份承诺,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行的道路。

北京学生高考,北京学生高考多少分能上清华
« 上一篇 6天前
高考o段
下一篇 » 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