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山东高考作文2016,山东高考作文2025

教育 1周前 (11-14) 1122

山东高考作文2016,山东高考作文2025

论行远自迩与登高自卑的生命智慧

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中那句"众人皆知,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如同一枚被时光精心打磨的琥珀,将千年哲思凝固其中,至今仍折射出生命成长温润而持久的光芒,在这个被效率至上裹挟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静心凝视这枚琥珀——它告诉我们:所有伟大的征程,都始于脚下被尘埃覆盖的微光;所有崇高的境界,都源于对平凡基础的虔诚敬畏。

迩与远、卑与高,本是辩证统一的哲学命题,庄子曾以"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揭示认知的局限,而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开凿史,则是对"行远必迩"最震撼的注脚,那些无名画师们攀上摇曳的脚手架,在昏暗的洞窟中,将信仰与技艺凝结在每一寸壁画之上,他们或许未曾预想,这些笔触有朝一日会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研磨矿物、调和颜料、勾勒线条的工序,正是这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坚守,让荒漠戈壁中生长出震撼世界的艺术奇迹,正如藏经洞里发现的唐代画工记账文书所载:"某月某日,于第XX窟绘制飞天三身,得粮三斗。"这些朴素的记录,恰是文明长河中最珍贵的琥珀。

在知识领域,这种循序渐进的智慧更显珍贵,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历程,恰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交融的典范,当她从《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的记载中获得灵感时,背后是数百次实验的积累与验证,这种从古籍中汲取灵感、在实践中反复求证的方法,正是"登高必自卑"的现代诠释,爱因斯坦曾谦逊地说:"如果我没有发现相对论,也会有其他人发现,因为数学已经准备好了。"科学的高峰从来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产物,而是无数站在巨人肩上的探索者共同铸就的阶梯,就像牛顿在给胡克的信中所说:"如果我能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种对前人成果的敬畏,恰是突破性创新的基石。

人生境界的升华,同样需要这种谦卑的姿态,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生命轨迹堪称精神登高的典范,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他的每一次蜕变都伴随着对自我的深刻解构与重建,在杭州虎跑寺断食期间,他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理煎熬,只为勘破欲望的桎梏,这种修行始于最基础的持戒坐禅,终于"悲欣交集"的人生彻悟,他的经历印证了王阳明"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哲学——精神的崇高并非来自空中楼阁,而是由无数个平凡的当下累积而成,就像他在《晚晴集》中所写:"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向广阔处拓展的生命实践,正是对"迩"与"卑"最深刻的体悟。

反观当下社会,浮躁与功利的心态正在侵蚀着人们对基础与过程的敬畏,当"网红经济"催生着一夜暴富的幻梦,当"成功学"贩卖着不切实际的捷径,我们是否遗忘了那些真正成就伟大事业的人们,都是把根深深扎进土壤的树?梵高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却坚持创作;屠呦呦历经191次失败才成功提取青蒿素;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成《红楼梦》,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任何辉煌的成就都需要漫长的蛰伏与积累,就像树木的生长,不仅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默默无闻的扎根过程,那些急功近利的"速成班",最终往往只会收获知识的泡沫。

时光的琥珀中,凝固着古人对生命本质的洞察。"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不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生命态度,它教会我们在快节奏的时代保持从容,在喧嚣的世界中坚守本心,就像琥珀的形成需要树脂历经千万年的包裹与凝固,生命的成长也需要我们耐心积累、不断沉淀,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文明进步,都需要这种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智慧,当我们学会欣赏每一小步的价值,懂得在平凡中孕育不凡,生命就会在时光的打磨下,逐渐焕发出如琥珀般温润而持久的光芒,这或许就是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想要传递给我们的穿越千年的生命启示——在速朽的时代里,唯有那些懂得循序渐进、敬畏基础的人,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成为永恒的琥珀。

高考改革的作文,高考改革的作文800字
« 上一篇 1周前 (11-14)
韩国高考什么时候,韩国高考什么时候公布成绩
下一篇 » 1周前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