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音乐艺术生高考,音乐艺术生高考考什么科目

教育 3周前 (11-03) 1238

一位音乐学子的追梦史诗

当晨曦的第一缕微光穿透琴房蒙尘的玻璃窗,林小雨指尖下的《月光奏鸣曲》正流淌至第三乐章的华彩段,黑白琴键在她跃动的指间迸溅出珍珠般的光泽,然而这动人乐章的背后,是她眼角泛着的淡淡青黑——这是连续三个月凌晨四点与黎明约会留下的勋章,在这个全国每年超过11万音乐艺术生挤破头的"战场",林小雨的故事,恰似一束微光,映照出无数追梦少年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的青春缩影。

音乐艺考从来不是坦途,更非所谓"捷径",省统考的考场上,三百名考生挤在隔音并不完美的琴房里,钢琴声、声乐声、民乐声交织成令人窒息的音墙,林小雨抽到的考题是演奏勃拉姆斯的间奏曲,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从视奏到完整演奏的全过程,当她坐上冰冷的琴凳时,能清晰感受到背后考生灼热的目光,以及自己擂鼓般的心跳,这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终极博弈。"艺考就像在聚光灯下走钢丝,既要技艺精湛,更要内心强大。"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李明远曾这样精准诠释艺考的本质。

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双重压力,如两座巍峨的大山压在每个音乐生肩上,不同于普通高中生,他们需要在完成文化课学习的同时,每天保证至少6小时的专业训练,林小雨的书桌永远被三类资料占据:泛黄的《高考五三》、厚重的乐理教材、以及密密麻麻标注着演奏要点的钢琴谱,最艰难的时期,她曾同时面临钢琴十级考试、校考集训和模拟考的三重夹击,每日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有次在公交车上背单词,突然发现手指还在无意识地敲击着空气,模拟着琴键的节奏。"这种深入骨髓的肌肉记忆,早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校考季的迁徙更是一场艰苦卓绝的跋涉,林小雨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9个城市的考点,最紧张时曾在36小时内辗转三地,完成3场不同院校的专业考试,在武汉音乐学院考点,她背着近30公斤的行囊——里面装着沉重的乐谱、精密的音响设备、换洗衣物,在零下5度的寒风中排队6小时,候考时,她目睹了众生相:有考生因过度紧张而呕吐,有考生抱着爱琴瑟瑟发抖,也有考生在角落里默默流着眼泪坚持练习。"我们就像一群孤独的战士,在不同的战场上为同一个梦想厮杀。"这句朴素的描述,道尽了艺考征途的艰辛与执着。

音乐艺术生高考,音乐艺术生高考考什么科目

现代科技正在重塑传统的艺考生态,疫情期间,林小雨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线上面试:对着手机摄像头演奏,耳朵监听耳机里的伴奏,眼睛还要时刻注意屏幕上考官的表情。"科技打破了地域限制,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她回忆道,"网络延迟让合奏变得困难,镜头无法完整展现手指的细微动作,这些都成为新的考验。"但无论如何,技术的进步确实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获得了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让梦想的翅膀飞得更远。

当林小雨最终拿到中央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她做的第一件事是回到琴房,完整地弹奏了那首曾让她无数次崩溃的勃拉姆斯,阳光依旧透过玻璃窗洒在琴键上,不同的是,这次她的眼角不再有疲惫,只有释然的微笑,这场持续三年的青春战役,教会她的不仅是精湛的琴技,更是如何在压力下保持优雅,在孤独中坚守热爱,在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勇气,正如她日记中所写:"琴键会磨平,但梦想的光芒永远不会黯淡。"

音乐艺考的独木桥上,每个脚步都踏着青春的节拍,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桥那头的风景,将属于所有用真心与汗水浇灌梦想的人,这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场热爱、坚持与成长的成人礼,是青春最动人的乐章。

音乐艺术生高考,音乐艺术生高考考什么科目

刘强东高考,刘强东高考考了多少分
« 上一篇 3周前 (11-03)
最难高考卷,最难高考卷是哪里的
下一篇 » 3周前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