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生的选择,高考落榜生的选择学校
落榜之后,人生不是单选题
高考放榜的那个盛夏,蝉鸣声声,仿佛在为青春的最后一场盛宴奏响,林晓独自坐在阳台上,指尖摩挲着那张轻飘飘却又重逾千斤的成绩单,一个远低于预期的数字,像一记无声的惊雷,在她精心构筑的十八年世界里炸开,窗外的风带着暑气,吹乱了她额前的碎发,也吹散了她心中最后一丝侥幸,那三十七分的差距,是一道冰冷而清晰的鸿沟,隔开了她与曾经的梦想。
客厅里,父母的对话像隔着一层水雾,断断续续地传来,母亲的叹息沉重而悠长,父亲则反复念叨着“没关系,大不了再拼一年”,可林晓的心里,那份“没关系”显得如此苍白,她曾是邻里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单上鲜红的排名是她最坚实的铠甲,是她引以为傲的通行证,高考,是她以为能凭借这身铠甲所向披靡的终极战场,铠甲寸寸碎裂,她站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前方的路,远比想象中宽阔,也远比想象复杂。
复读吗?高三最后那段被习题集和闹钟填满的日子,像一场漫长的梦魇,她至今记得凌晨五点的闹钟,记得堆积如山的试卷,记得每一次模拟考排名的微小波动都足以牵动整根神经,她害怕重蹈覆辙,更害怕那种被时间无情追赶、身心俱疲的窒息感。
工作吗?她点开招聘网站,屏幕上“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的字眼,像一道道冰冷的铁栅栏,将她与心仪的岗位无情地隔开,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职位,此刻都写满了“此路不通”的警示。
去职业学校学一门手艺?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她仿佛已经听到了亲戚们那充满惋惜和质疑的议论:“那么拼命读书,最后去读职校?太可惜了。”世俗的眼光和评价,如同一张无形的网,让她动弹不得。
那段时间,林晓将自己封闭在房间里,与世隔绝,手机里,同学们发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截图像一张张请柬,邀请她去参加一场她已无缘的盛宴,朋友圈里,有人晒着毕业旅行的照片,有人热烈地讨论着大学的选课,而她,感觉自己像被世界遗忘在孤岛,连呼吸都带着小心翼翼的犹豫,一片灰暗。
直到一个午后,她在街角一家旧书店的角落里,偶然翻到了一本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书页泛黄,却有一句话像一道光,瞬间穿透了她心中的阴霾:“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那一刻,林晓如遭雷击,又豁然开朗,高考落榜,真的就是人生的终点吗?为什么不能是一道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定义人生的门槛?她开始审视内心,那些被“你应该”“你必须”所压抑的渴望,此刻如春后的野草,疯狂地破土而出,她想起自己从小喜欢涂鸦,用画笔描绘想象中的世界,却因“画画没前途”的建议而将画笔束之高阁;她喜欢编撰天马行空的故事,却总觉得当作家的梦想太过遥远,不切实际。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萌发:她决定不再困在“复读”或“打工”这两个预设好的选项里,她用积攒已久的零花钱,买了一块入门级的数位板,并报名了一个线上插画课程,起初,她的画笔生涩而笨拙,线条歪歪扭扭,人物比例失调,但她没有气馁,每天雷打不动地画上三小时,从临摹大师作品到尝试原创,画板上渐渐有了温度,故事也开始有了雏形,她将自己的作品小心翼翼地发布在小红书上,没想到,竟收获了数百个陌生人的点赞和鼓励,更让她惊喜的是,一家童书出版社的编辑联系上了她,询问她是否愿意为一本新书创作插画。
为了赚取生活费,也为了更贴近生活,林晓在一家温馨的咖啡馆找到了一份兼职,老板娘是个爽快的中年女性,得知林晓的处境后,只是拍拍她的肩膀说:“学历是块敲门砖,但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在咖啡馆里,林晓不仅学会了拉出漂亮的拉花,更学会了倾听,形形色色的客人带着各自的故事在这里歇脚,那些梦想、失落与坚持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了她笔下鲜活的素材。
一年后,林晓的第一本个人插画集《十八岁的夏天》正式出版了,扉页上,她亲手写下:“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她没有走进大学校园,却在这片旷野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父母看着书架上那本崭新的样书,眼眶湿润,他们终于明白,孩子的幸福,从不是一张录取通知书就能定义的。
高考落榜生的选择,从来不是“复读”或“放弃”的二元对立,它更像是在一片广袤的森林里,有人选择沿主干道攀登,有人选择在林间小径探寻,沿途的风景或许不同,但最终都能沐浴到山顶同样灿烂的阳光,重要的不是你选择了哪条路,而是你是否拥有相信自己的勇气——人生的价值,从来不止一把标尺可以衡量。
那些在考场上失意的人,请不要灰心,你或许会在另一个领域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有人在职业学校里潜心钻研,成了行业里不可替代的顶尖工匠;有人在创业的浪潮中摸爬滚打,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有人像林晓一样,将热爱化作事业,用画笔勾勒出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高考是一场青春的试炼,但它绝不是人生的判决书,落榜的失落终将过去,迷茫的阴霾也终将散去,而那些在困境中淬炼出的坚韧、对自我的清醒认知,以及敢于打破常规、重新出发的勇气,才是真正能陪伴你走得更远、看得更广的力量。
如果你也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感到迷茫与无助,请一定记得:人生从来不是一道单选题,每一种选择都值得被尊重,每一条路都可能通向光明,重要的,是别让一时的失意困住你前行的脚步,勇敢地去尝试,去探索,去成为自己人生的掌舵人,毕竟,真正的考场,从来不在试卷上,而在你如何面对生活的每一个明天,如何亲手书写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