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2017英语高考预测,2017英语高考答案

教育 1个月前 (10-18) 795

2017年英语高考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前瞻

本文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2017年英语高考的命题理念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它不仅延续了传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将重心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及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全面评估,本文将从命题趋势、题型特点备考策略三个核心维度,进行深度剖析,为广大考生提供一套系统、高效的备考指南。


命题趋势:能力导向与素养并重

高考英语的命题导向已清晰地标示出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型,试题不再是孤立知识点的机械复现,而是置于真实、复杂的语境中,旨在检验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人文关怀与全球视野。

  1. 语篇选材:时代脉搏与人文底蕴的交响
    阅读理解的选材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与人文性,文章广泛涉猎科技前沿(如人工智能伦理)、环境保护(如全球气候治理)、教育革新、社会文化等多元主题,这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词汇量和快速阅读能力,更考验其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挖掘、作者观点的辨析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运用,一篇“算法推荐”的文章,可能引导考生思考信息茧房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张力,这已远超语言层面的理解,进入了思辨的范畴。

  2. 语法考查:从“规则记忆”到“表意工具”
    语法填空与短文改错等题型,彻底告别了对语法条文的死记硬背,它们被巧妙地融入对话、邮件、新闻报道、博客日志等真实语篇中,考查的是考生在动态语境中灵活运用语法规则进行有效表达的能力,试题的焦点不再是“这个句子缺什么语法成分”,而是“在这个情境下,哪种表达方式最地道、最准确”,这充分体现了“语法为表达服务”的核心思想,引导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3. 写作任务:从“模板套作”到“个性表达”
    书面表达题正经历一场“去模板化”的革命,题目愈发开放,鼓励考生结合个人成长经历、社会观察或独立思考,展现真实的情感与价值观,诸如“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等议题,不再满足于观点的正确与否,而是更看重论证的逻辑性、观点的独特性以及语言的感染力,这要求考生从“思想的复读机”转变为“观点的表达者”。

题型特点:细节与全局并重

各题型的设计均体现了对“全局把握”与“细节定位”能力的双重考验,旨在构建一个立体、综合的语言能力评估体系。

  1. 阅读理解:从“信息检索”到“深度解码”
    虽然细节理解题仍是基础,但高阶思维题型的比重显著增加,主旨大意题要求考生超越段落,洞悉全文的论证脉络;推理判断题需要考生基于文本信息进行合理延伸;而作者意图与态度题则考验其对字里行间情感色彩的敏锐感知,考生必须具备“既能见树木,亦能见森林”的阅读策略,既能快速定位关键信息,又能宏观把握文章结构与作者立场。

  2. 完形填空:逻辑脉络与情感共鸣的融合
    完形填空的命题逻辑已从单纯的词汇辨析,升级为对语篇逻辑、情感线索和整体连贯性的综合考察,空白的设置往往与情节的转折、人物的心理活动或作者的情感起伏紧密相关,解题时,考生需将首尾句作为“灯塔”,将上下文语境作为“罗盘”,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更要体会潜台词,在逻辑与情感的交织中,还原最完整的语篇意境。

  3. 听力理解:真实场景下的信息筛选与推断
    听力材料的场景高度仿真,涵盖了校园生活、社会交往、学术讲座等多样化情境,其显著特点是“信息冗余”,即对话或独白中包含大量与解题无关的干扰信息,这要求考生在听音过程中,具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通过说话者的语气、语调、停顿等非语言线索,准确理解弦外之音,进行合理的推断与预测。

备考策略:精准突破与素养提升

面对新的考试要求,备考策略也需与时俱进,从“题海战术”转向“精准滴灌”,在夯实基础的同时,着力提升语言素养与思维能力。

  1. 词汇积累:从“孤立记忆”到“网络构建”
    备考词汇不能停留在“认识”层面,而要追求“活用”,在掌握课标词汇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一词多义、熟词生义及高频搭配,address不仅是“地址”,更是“处理、应对”之意;break down既可指“机器故障”,也可指“精神崩溃”,建议将新词汇置于例句和语篇中记忆,绘制思维导图,构建词汇网络,让单词在语境中“活”起来。

    2017英语高考预测,2017英语高考答案

  2. 语法梳理:从“碎片化”到“系统化”
    语法学习应摒弃零散的规则堆砌,尝试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以句子为基本单位,对比分析易混淆语法点的用法差异,深入理解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在作定语、状语时的逻辑关系(主动/被动、进行/完成),并通过翻译、改写等练习,将规则内化为语感,最终实现“无意识”的正确运用。

    2017英语高考预测,2017英语高考答案

  3. 阅读训练: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
    阅读训练应精读与泛读双管齐下,精读时,不仅要扫清生词,更要逐句分析长难句结构,提炼段落主旨,并思考作者的论证逻辑与写作手法,泛读时,则应侧重于把握文章框架,限时训练以提升阅读速度和信息抓取效率,广泛涉猎《经济学人》、《国家地理》、《科学美国人》等优质外刊,能有效接触地道表达和多元文化视角,培养批判性阅读习惯。

  4. 写作提升:从“机械模仿”到“融会贯通”
    写作提升的核心在于“模仿”与“创新”的平衡,精读并背诵优秀范文中的亮点句式(如倒装句、强调句、非谓语结构),积累丰富的表达素材,更重要的是进行“创造性转化”,将这些“万能句型”与具体的社会现象、个人经历相结合,赋予其真实的血肉,将模板化的“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转化为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刻剖析,让文章言之有物,逻辑清晰,情感真挚。

2017年的英语高考,早已超越了一场单纯的语言知识测验,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底蕴与全球视野,考生唯有在备考过程中,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思维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将应试技巧的提升与综合素养的培育融为一体,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真正实现语言能力的内化与升华,为未来的学术与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石。

2017海南历史高考,2017海南历史高考答案
« 上一篇 1个月前 (10-18)
概率高考题,概率高考题大题
下一篇 » 1个月前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