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2017高考题目作文,2017年高考作文题

教育 1个月前 (10-17) 1208

老腔里的生命回响

高考考场里,笔尖在试卷上游走,沙沙作响,仿佛春蚕食叶的细语,我凝视着作文题"老腔何以震撼人心",思绪忽然飘回去年暑假,在乡下祖父阁楼的尘埃深处,那本被时光遗忘的线装戏本,泛黄的纸页间,墨迹如老树虬根般蜿蜒,却蕴藏着比任何声光电都更撼动人心的力量——那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生命呐喊。

祖父的老屋像座被时光遗忘的孤岛,那年暑假,我整日抱着手机刷着转瞬即逝的短视频,堂屋却总传来断断续续的吟唱,起初只当是老人家的胡言乱语,直到某个暴雨将至的午后,我推门看见祖父坐在太师椅上,枯瘦的手指摩挲着戏本,浑浊的眼睛里映着窗外的天光,他唱的正是《岳母刺字》,调子像关中平原上的罡风,粗粝却带着千钧之力,每一个字都像从历史深处凿出来的回响。

"背刺'精忠报国'四字,要的是骨头里刻进山河。"祖父突然停下,指着戏本上的批注,那些蝇头小楷在泛黄的纸页上跳动,仿佛无数双眼睛在凝视我,他不知道,我正为学校话剧节改编《雷雨》,把曹禺先生的台词改得面目全非,以为加了网络热词就是创新,那时我还不懂,真正的震撼从不需要花哨的装饰,就像老腔的吼叫,连伴奏都只有一柄破锣,却能让三秦大地为之震颤。

阁楼的光线从雕花木窗漏进来,在戏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翻到《赵氏孤儿》那页,边缘有处泪痕状的渍痕,批注写着"看此处,当以血墨书",祖父说这是他师傅的手笔,当年在逃难路上,为保住这本戏本,老人硬是把戏文吞进了肚子,后来师傅再唱老腔,声音里就有了铁锈味,像是从历史深处凿出来的回响,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有些文化传承,是用生命守护的信仰。

2017高考题目作文,2017年高考作文题

我开始跟着祖父学唱老腔,清晨的院子里,露水还没打湿青石板,我的声音总是飘忽不定,像断了线的风筝,祖父却从不着急,只是让我对着斑驳的土墙练习:"把力气都使出来,让砖头记住你的调子。"后来我才发现,那面墙吸饱了无数代戏子的汗水与呐喊,轻轻敲击,竟能发出浑厚的回响,原来文化传承,从来不是刻意为之的表演,而是融入血脉的本能。

2017高考题目作文,2017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倒计时挂在墙上,数字一天天变瘦,我的剧本被老师批得"毫无新意",同学笑我守着老掉牙的东西,直到市里举办戏剧节,我们班决定用老腔演绎《将相和》,当我扮演廉颇,唱出"负荆请罪"那段时,突然理解了祖父说的"骨头里刻进山河",没有华丽的布景,只有一盏煤油灯照亮我们汗湿的脸庞,可当"负荆跪于道"的唱腔冲破剧场,我看见台下有人悄悄抹眼泪,那一刻,我忽然懂得,真正的艺术从来不需要讨好观众,它只需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回到考场的我,终于明白老腔为何震撼,它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动在血脉里的基因,就像戏本上那些被摩挲得发亮的字迹,真正的文化从不是陈列在玻璃柜里的古董,而是活在生活中,藏在老人颤抖的声线里,刻在少年练习时磨破的指尖上,当短视频里的网红腔调像潮水般退去,老腔却像秦岭般屹立不倒,因为它唱的是刻在骨子里的山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图腾。

笔尖在试卷上停顿,窗外传来知了的长鸣,我想起祖父说的话:"好戏要唱给土地听,土地记得住。"文化传承何尝不是如此?它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宣言,只需要有人愿意在尘埃里翻找那本泛黄的戏本,愿意对着土墙一遍遍练习,让那些古老的声音,在新时代的舞台上重新震响,这或许就是老腔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真正的震撼,永远来自那些沉淀在时光里,却依然滚烫的赤子之心,就像那本线装戏本,虽然纸张泛黄,但上面的每一个字,都依然在燃烧着永不熄灭的文化火焰。

山东省高考信息平台,山东省高考信息平台入口官网
« 上一篇 1个月前 (10-17)
如何查询高考准考证号,大学生如何查询高考准考证号
下一篇 » 1个月前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