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2017高考试卷3卷,2017高考试卷全国三卷

教育 1个月前 (10-15) 1094

时光的褶皱里,藏着答案

2017年的盛夏,空气里浮动着槐花的甜香与少年人滚烫的汗意,当高考结束的铃声划破长空,林薇合上语文试卷,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作文题是"人生三境界"的议论,她写的是王国维先生那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彼时她以为,那是少年人对远方的眺望,是破釜沉舟的决绝,直到十年后,她在旧书箱的底层翻出泛黄的作文本,才读懂那"独上高楼"的孤独,原是岁月赠与成年人的第一份礼物——它不是懦弱的退缩,而是成长必经的阵痛。

那年夏天,林薇的十八岁被装进了厚厚的档案袋,她考去了南方的城市,临行前,母亲往她行李箱塞了双亲手做的布鞋,针脚细密,却终究抵不过城市里琳琅的高跟鞋,大学图书馆的落地窗前,她常望着窗外发呆,想起高中教室后排那个总在数学课上睡觉的男生,如今成了朋友圈里常去南极科考的摄影师,她忽然明白,"望尽天涯路"不是找到唯一的答案,而是学会与无数个可能的自己共存——就像那些散落在天涯的同窗,有人选择了远方的旷野,有人守住了熟悉的烟火,而她,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小心翼翼地铺展着自己的地图。

毕业后林薇进了国企,朝九晚五的生活像精准的钟摆,规律却也单调,直到某天加班到深夜,在空无一人的办公楼里,她听见打印机吐出纸页的咔嗒声,像极了当年高考答题卡填满后的余韵,那一刻,她想起作文里写的"衣带渐宽终不悔",原是为生活褪去青涩后的执着,那些在地铁里啃过的面包,在项目书上熬红的双眼,不正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注脚吗?只是此刻的"伊",早已不是某个模糊的理想,而是具体到每一份报表、每一次沟通、每一个被deadline追赶的黎明——成年人的世界,原来就是把诗和远方,熬成了眼前的苟且与担当。

去年同学聚会,当年的年级状元如今在金融圈叱咤风云,而林薇成了公司里最年轻的部门主管,酒过三巡,有人说起高考那年的作文,忽然有人问:"你们说,我们真的活成当年想成为的样子了吗?"喧闹的包厢瞬间安静,林薇望着窗外的城市灯火,想起自己曾在作文本末写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原来真正的成长,不是抵达某个预设的终点,而是在时光的褶皱里,逐渐看清自己来时的路——那些曾经的遗憾与不甘,早已在岁月的沉淀中酿成了温柔的力量。

林薇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里,十年前的字迹依然清晰,她忽然懂得,王国维先生的三重境界,原是人生不同阶段的注脚:少年时的"独上高楼",是带着莽撞的勇敢,以为翻过山就能看见海;青年时的"衣带渐宽",是藏着泪水的坚持,在现实的磨砺中逐渐褪去浮躁;而如今的"蓦然回首",才惊觉答案早已藏在每一个平凡的清晨与黄昏,就像那年高考结束的黄昏,她走出考场,看见母亲举着冰镇汽水站在老槐树下,树影婆娑,时光静好——原来最珍贵的答案,从来不在试卷上,而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里,在每一个爱与被爱的瞬间。

窗外的月光洒在泛黄的作文本上,林薇轻轻写下新的批注:"所谓境界,不过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十年高考,一场青春的成人礼,教会她的不是如何答题,而是懂得在岁月的长河里,做自己的摆渡人,或许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找到标准答案,而在于带着最初的热爱与执着,在时光的褶皱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纹理——那是岁月赋予的勋章,也是生命最动人的诗篇。

高考试题及答案下载,高考试题及答案下载网站
« 上一篇 1个月前 (10-15)
中国关键词 高考作文,中国关键词高考作文
下一篇 » 1个月前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