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高考有关的电影,跟高考有关的电影推荐
《笔尖下的星光》
六月的风裹挟着初夏的燥热与蝉鸣,穿过南方小城斑驳的梧桐树梢,轻轻拂过市第三中学的红砖墙,高三(7)班的教室里,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四十多个少年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试卷中,钢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极了春蚕啃食桑叶的细密声响,又似细雨轻叩窗棂的温柔絮语,这是林默熟悉的场景——作为这所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他已经送走了十二届毕业生,但每年此刻,胸腔里依然会涌起一种近乎虔诚的紧张感,那是对知识的敬畏,更是对青春的珍视。
讲台上,一份模拟考试的作文本被轻轻推到他面前,红色的批注密密麻麻,有的画着波浪线,有的写着精当的点评,但最刺眼的,是右上角那个醒目的数字:48分(满分60分),作者是陈小雨,一个安静得像晨露滴落花瓣的女孩,总是坐在教室角落,头发用简单的橡皮绳束在脑后,眼镜片后的眼神清澈如溪,却总带着一丝怯懦的涟漪,她的语文成绩一向在中游徘徊,而这篇题为《我的星辰》的议论文,却让林默在批改时数次停笔,指尖在那些朴素的文字上流连。
"星辰"是陈小雨在文中反复吟哦的意象,她写凌晨五点街道上,那扫帚划过地面时"唰唰"的声响,写路灯下环卫工佝偻却坚定的背影;写校门口早餐铺里,永远多给她加个荷包蛋的阿姨,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写深夜办公室里,批改作业时被灯光拉得很长的林默,偶尔揉捏酸胀脖颈的动作。"他们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别人的星辰,"陈小雨写道,"但正是这些微弱却持续的光,让平凡的日子有了方向,让迷途的人看见归航。"文字里没有堆砌的辞藻,却像一捧清冽的山泉,悄然漫过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林默记得上周的作文课上,他让学生以"理想"为题写作,陈小雨的交了白卷,课后他问她原因,女孩低着头,手指绞着洗得发白的衣角:"老师,我没有理想,我家是农村的,爸妈说,能考上大学,找份稳定工作,就是最大的理想。"当时林默只当是青春期少年的迷茫,此刻却忽然读懂了那句话背后的重量——对许多像陈小雨这样的孩子而言,"理想"是个带着梦幻色彩的奢侈词汇,他们更在乎的是如何让父母的鬓角不再染霜,如何让家里的土坯房在风雨中更加坚固。
放学铃声响起,学生们像出笼的鸟儿欢快地涌出教室,陈小雨却磨磨蹭蹭地收拾着书包,直到最后才走到讲台前。"老师,我的作文是不是很差?"她声音很小,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像初生的小鹿试探着踏入森林,林默把作文本递还给她,温和地说:"不差,但可以更好,你笔下的'星辰'很有温度,像冬日里捧在手心的热茶,但或许,你该试着让自己也成为别人的星辰。"
陈小雨愣住了,眼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睁大,仿佛被星光猝然点亮,林默笑了笑,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泛黄的《唐诗选》,翻到某一页,递给她:"你看这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写的是景,但背后是他对天地的悲悯与担当,写作不是辞藻的堆砌,是把心里最真的东西掏出来,让看到的人觉得'啊,我也是这样想的',让孤独的灵魂找到共鸣。"
那天之后,陈小雨好像变了个人,她开始主动找林默讨论文章,有时是课间,有时是放学后的办公室,她的本子上不再只有课堂笔记,还有摘抄的句子、突然冒出的灵感火花,甚至还有对某道数学题的独特解法——原来这个看似文静的女孩,物理竞赛也拿过市级奖项,林默渐渐发现,陈小雨就像一块被尘埃覆盖的璞玉,只要轻轻拂去浮灰,便会折射出温润而耀眼的光芒。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锐减,教室里的气氛愈发凝重,陈小雨的父母从乡下赶来,在学校附近租了间简陋的小房子,每天给她送饭,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农民,双手布满老茧,像老树的根须;母亲总是絮絮叨叨地让她多吃点,别熬夜,保温桶里永远装着热气腾腾的家乡菜,有天晚上,林默在办公室加班,透过窗户看到陈小雨和父母站在昏黄的路灯下,母亲正把一个还冒着热气的保温桶塞进她怀里,父亲则笨拙地帮她理了理衣领,那一刻,陈小雨忽然抱住了父母,肩膀微微耸动,林默想起她作文里的话:"原来最亮的星,一直都在身边,温暖而真切。"
高考那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陈小雨走进考场时,深吸一口气,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小纸条,上面是林默写的一句话:"笔尖所至,皆是心之所向。"语文考试作文题目是《微光》,她没有丝毫犹豫,脑海中浮现出那些鲜活的画面:环卫工人的扫帚、早餐铺的热粥、父亲的背影,还有林默办公室那盏亮到很晚的灯,她写道:"我们都是追光者,也终将成为发光的人,微光虽弱,汇聚成河,便能照亮整个夜空。"
成绩公布那天,陈小雨的语文成绩是全省单科第一,当她拿着印着烫金校徽的录取通知书站在林默面前时,眼睛亮得像坠入了星辰:"老师,我被中文系录取了,我想以后当老师,像您一样,告诉那些迷茫的孩子,他们的笔尖下,也能有星光,也能照亮别人的路。"她的声音不再怯懦,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
林默望着眼前这个已经褪去青涩、眼神坚定的女孩,忽然想起十二年前,自己也是这样揣着梦想,从乡村小镇走进大学校园,或许,教育就是这样一场星光的传递——有人为你点亮一盏灯,你再把它递给下一个人,黑暗中便有了连成片的璀璨星河,每一颗星都承载着希望与温暖。
窗外,夏日的蝉鸣依旧热烈,像一首永不褪色的青春之歌,而教室里,新一届的高三生正伏案疾书,他们的笔尖下,新的故事正在萌芽,如同无数颗星辰,在漫长的夜空中积蓄力量,终将在某个黎明,照亮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也照亮了来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