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续写,高考续写评分标准
《墨痕未干》
高考最后一门英语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林晚的笔尖在答题卡上划出最后一道横线,墨迹未干,像极了她此刻悬在半空的心,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尖锐,穿透了考场凝滞的空气,她合上笔帽,听见金属与塑料碰撞的轻响,在空旷的考场里荡开一圈圈涟漪,这是她十二年寒窗的休止符,却不知是乐章的终结,还是序曲的悄然启幕。
走出考场时,夏日的热浪裹挟着自由的味道扑面而来,她下意识地眯起眼睛,校门口攒动的人头如潮水般涌动,父母举着"金榜题名"的红色横幅在人群中格外醒目,同学们笑着拥抱,有人喜极而泣,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情绪,林晚却只是站在梧桐树的阴影里,指尖摩挲着准考证上被汗水浸皱的边角,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三个月前那个堆满复习资料的黄昏。
那时,班主任把林晚叫到办公室,指着墙上"高三(7)班本科上线率目标"的红榜,眉头微蹙:"林晚,你是咱们的种子选手,这次市里统考你掉到二十名了,再这样下去,重点大学可就悬了。"办公室的空调嗡嗡作响,吹得她后背发凉,回家的路上,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回到房间,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台灯的光晕里,母亲悄无声息地放下一碗银耳羹,碗沿凝着水珠,像她不敢落下的眼泪,也像那段时间压在心头的沉重。
百日誓师那天,全校学生在操场上喊口号,声浪震天,林晚的声音却卡在喉咙里,她望着天空中飘荡的红色条幅,那些激昂的誓言像断了线的风筝,抓不住也看不清,晚自习时,她偷偷在草稿纸上画了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线条凌乱而绝望,直到同桌用胳膊肘碰了碰她,她才惊觉泪水已经滴在了"自由"两个字上,晕开一小片模糊的墨迹。
高考倒计时牌翻到"10"那天,林晚收到了一封信,没有署名,里面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十岁的她站在乡下外婆家的田埂上,手里举着一朵蒲公英,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眼睛亮得像藏着星星,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风会带走种子,也会带来春天。"她突然想起外婆说过,蒲公英的种子无论飘向何方,落地就能生根,就像人生,从来不止一条路,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出发。
林晚深吸一口气,穿过人群走向父母,母亲的眼眶红了,父亲攥着的手松了松,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刚才捡的,你掉的。"林晚展开一看,是她的草稿纸,背面画着半幅未完成的画——一片广阔的原野,地平线上有飞鸟掠过,翅膀在风中舒展,充满了未知的希望。
"妈,我想报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林晚突然说,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母亲愣住了,父亲却先笑了:"你小时候不是吵着要当科学家吗,怎么改主意了?""可是我喜欢写东西,那些文字像有生命一样,能让我找到自己。"林晚望着天空,云朵被风吹得散开,露出湛蓝的天幕,像极了草稿纸上那片未着色的原野,充满了无限可能。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未来的路,林晚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比考场里的铃声更清晰,原来青春从来不是一张标准答案的答题卡,而是无数个未干的墨痕,等待被时光晕染成独一无二的画卷,就像那株蒲公英,纵使被风吹向远方,也能在新的土壤里,倔强地长出属于自己的春天,而那些墨迹,终将在岁月的沉淀下,成为生命中最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