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高考前视频,高考前视频励志

教育 2小时前 711

《倒计时三十天:镜中的我们》

教室后墙的电子日历,无声地翻页至“30”,林晚正用修正液,小心翼翼地覆盖着数学卷上那个刺眼的红色叉,白色颜料漫过潦草的演算痕迹,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初雪,温柔地掩埋了那些在深夜里反复求证的迷茫,窗外,玉兰花瓣簌簌飘落,铺满了窗棂下的水泥地,她忽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踏入这间教室时,班主任在黑板上写下的那行遒劲的字迹——“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彼时的她,尚不解其深意,原来有些种子,必须在沉默的土壤里蛰伏许久,才能在某个不经意的清晨,积蓄破土而出的力量,恰如此刻,讲台上老班播放的高考加油视频,画面里闪过一张张被试卷揉皱却依旧执着的脸庞,那些在晨曦中琅琅书写的侧影,那些被荧光笔标记得五彩斑斓的课本,还有一张张贴在课桌边缘的便利贴,上面无一例外地写着那句熟悉的箴言——“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视频里有一段采访,是去年从这里毕业的学长,他说,高考前三个月,每天晚自习后,他都会独自跑到操场跑三圈,耳机里单曲循环着那首《追梦赤子心》。“那时候,真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他笑着对镜头说,眼角的细纹里,仿佛盛满了撒开的星光,“但现在回头看,才明白,那些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咬牙坚持的夜晚,原来都成了生命里闪闪发光的勋章。”

林晚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笔,她的笔袋里,安放着三支分工明确的笔:黑色,用于填涂决定命运的答题卡;蓝色,用于记录知识的脉络;红色,用于标记错题,警醒未来,这是她坚持了两年的仪式感,同桌陈悄悄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示意她看屏幕:画面已切换至高考考场,空旷的教室里,阳光透过高窗,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此刻她们每天踩着铃声奔入的熟悉空间。

“还记得吗?”陈悄悄压低声音,声音里带着一丝怀旧的笑意,“高一军训,你崴了脚,是我扶着你,一瘸一拐地走完了最后的方阵。”

林晚点点头,那时的阳光,比现在更灼热,陈悄悄的校服后背被汗水浸湿,晕开一片深色的印记,但那只扶着她的手,却始终坚定有力,后来,她们成了同桌,共享一副耳机,在枯燥的早读课上偷偷传递写着心事的纸条;也在模拟考失利的夜晚,在教学楼后的梧桐树下,抱团掉眼泪,互相舔舐伤口。

视频结束时,老班没有说那些慷慨激昂的“加油”,也没有空洞的“你们是最棒的”,他只是静静地关掉投影,让教室重新被午后柔和的自然光所笼罩。“你们看窗外的玉兰花,”他指着那棵落满白花的树,声音平静而有力,“它绽放的时候,从不在乎有没有人驻足欣赏,高考也是一样,它只是你们人生众多关卡中的一个,就像这些花,落了,明年春天,还会再开。”

下课铃声响起,林晚没有像往常一样冲向食堂,她走到教室后排,从储物柜最深处,捧出一个有些斑驳的铁盒子,里面珍藏着高一至今的所有试卷、一张张电影票根、同学写下的便签,还有去年生日时,陈悄悄送她的礼物——一串用各色便利贴折成的千纸鹤,每一只鹤的翅膀上,都写满了或潦草或工整的“加油”。

她抽出最旧的那张数学卷,鲜红的“68分”依旧刺眼,那是她第一次月考的成绩,那天她躲在学校厕所的隔间里,无声地流泪,直到上课铃响起才敢出来,而现在,这张试卷的边缘已经磨损卷起,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迹,清晰地记录着她的成长轨迹:82分,95分,最后一次模拟考,118分。

“喂,看什么呢?这么出神?”陈悄悄不知何时从背后冒出来,一把抢过她手里的试卷,扬了扬眉毛,“看这分数的飞跃,不得请我喝杯奶茶庆祝一下?”

林晚笑了,眉眼弯弯,阳光穿过玉兰花瓣的缝隙,落在她们年轻的肩上,像撒了一把细碎的钻石,她想起视频里学长眼角的星光,想起那些在操场上独自奔跑的夜晚,想起陈悄悄扶着她走完方阵时那只滚烫的手,更想起老班那句“就像玉兰花落了明年还会再开”。

原来所谓高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它是无数个清晨与朝阳一同升起的朗读声,是深夜里台灯下被拉长的影子,是朋友偷偷塞来的纸条上温暖的鼓励,是老师写在作业本末尾那个有力的“加油”,更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支撑我们走过漫长岁月的、细碎而坚定的温暖。

放学路上,林晚和陈悄悄并肩走着,路边的玉兰花还在飘落,洁白的花瓣在风中打着旋儿,但她们都心知肚明,这些花朵陨落的地方,来年春天,必将孕育出新的希望,就像此刻的她们,正带着三十天的倒计时,带着所有的期待与勇气,坚定地走向那个属于她们的、滚烫的夏天。

而那个夏天,一定会像这盛放的玉兰花一样,洁白、明亮,充满破土而出、向阳而生的磅礴力量。

高考俄语卷,高考俄语卷相当于什么水平
« 上一篇 2小时前
高考70分,高考70分能上什么大学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