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作文高考,责任作文高考满分作文
《掌灯者》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时,老城区的巷口总会准时亮起一盏橘黄色的灯,灯下,总站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他身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攥着把被岁月磨得锃亮的铜质火钳,目光沉静地望着来往行人,这盏灯不仅照亮了巷子三十年的风雨,更照亮了李守拙那如古井般深邃的半生岁月,将责任二字镌刻在他生命的年轮里。
李守拙是这条老巷的第五代修灯人,从二十岁那年从父亲布满老茧的手中接过修灯箱起,他的生命便与这盏灯、这条巷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那年夏天,暴雨如注,雷鸣电闪中,巷口那盏陪伴了巷民数十年的老路灯突然熄灭,更糟糕的是,电线杆被雷电击中,整条巷子瞬间陷入一片漆黑,彼时,李守拙的妻子正怀着身孕,在家中痛苦地呻吟,面对家人的担忧和巷民的期盼,他毅然决然地披上雨衣,冒着瓢泼大雨,爬上湿滑的电线杆,当第一缕温暖的光重新刺破黑暗,照亮巷口时,产房里恰好传来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巷子里也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那一刻,李守拙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他忽然彻悟:责任,原来并非压在肩头的沉重枷锁,而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最温暖、最坚韧的纽带。
光阴荏苒,三十载弹指一挥,李守拙的儿子李明已从大学毕业,在城里找了份体面的工作,看着父亲日渐佝偻的背影和爬满皱纹的脸庞,他多次劝父亲将修灯铺盘出去,好好颐养天年。"爸,您都这把年纪了,该享享清福了。"李守拙总是摆摆手,布满老茧的手掌轻轻抚过那盏陪伴他无数个日夜的旧路灯,每天依旧准时出现在巷口,那天夜里,暴雨再次来袭,新换的路灯果然又因电路故障熄灭了,李明本想打电话给电力公司,却被父亲拦下:"手艺人的活儿,得自己担着,这是对灯的尊重,也是对巷民的交代。"说罢,他撑着伞,颤巍巍地爬上梯子,冰冷的雨水顺着脸上的沟壑往下淌,仿佛是时光在无声地诉说着沧桑,当灯光重新亮起的那一刻,躲在门后的李明望着父亲在风雨中略显单薄的背影,泪水模糊了双眼,他忽然读懂了那份佝偻背影里所承载的、如磐石般不可动摇的坚守。
去年冬天,一个摄影系的大学生为了完成毕业作品,慕名而来,非要给李守拙拍一组纪实照片,老人起初连连摆手,憨厚地笑道:"我守着灯,是本分,又不是什么大人物,不值得让人看。"大学生却不依不饶,软磨硬泡,直到他看见老人在寒风中冻得微微颤抖的双手,那双手上布满了裂口和老茧,却异常灵巧地修补着灯具,他才忽然明白,这双修补了无数路灯、温暖了无数个夜晚的手,从未想过被镜头铭记,更不奢求什么赞誉,后来,那张名为《掌灯者》的照片意外地获得了城市摄影大奖,画面里,只有一盏在寒风中摇曳的橘黄色路灯,和灯下一个模糊却坚定的背影,却让整座城市看见了平凡岗位上的伟大,看见了那些默默奉献者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
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整座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老巷也被封锁了起来,李守拙却固执地扛着梯子,硬是穿过冰冷的警戒线,坚持去修理那些熄灭的路灯。"没有灯的巷子,就像没有眼睛的人,心里发慌。"他沙哑地说道,那天,他修完最后一盏灯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晨曦微露中,他惊喜地发现,一扇扇紧闭的窗户后,竟探出了许多张熟悉的脸庞,每一扇窗后都亮起了一盏灯,橘黄色的灯光汇聚成一片温暖的星河,仿佛星星落在了人间,那一刻,他湿了眼眶,终于深刻地懂得:责任,从来不是单向的、孤独的付出,而是无数双手共同托举的希望,是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温暖回响。
李明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也学会了修灯的手艺,当父子俩第一次并肩站在梯子上,合力修好一盏灯时,李守拙忽然发现,儿子眼中闪烁的光芒,竟和三十年前初出茅庐的自己一模一样,纯粹而坚定,当灯光重新亮起的刹那,整条巷子仿佛被唤醒了,那些尘封在记忆深处的温暖故事,随着流淌的灯光一一浮现:高考生借着灯光埋头苦读,笔尖沙沙作响;老人们借着灯光对弈楚河汉界,笑语晏晏;恋人们借着灯光依偎私语,甜蜜温馨……这盏小小的路灯,见证了太多悲欢离合与人间烟火,而守护它的,也从来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无数个愿意为他人掌灯、传递温暖的灵魂。
责任究竟是什么?责任是李守拙手中那把被岁月磨得发亮、传递着温暖的火钳,是暴雨中依然挺立、支撑起希望的梯子,是灯光下永不熄灭、照亮前路的守望,它藏在每个平凡人日复一日的坚守里,像老巷里的那盏灯,默默无闻,却能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当千千万万盏这样的灯亮起时,再深沉的黑夜,也会化作最温柔、最坚实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