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精彩作文,高考精彩作文开头结尾
《墨痕深处》
高考考场上,钢笔尖在稿纸上悬停了三秒,墨珠将落未落,像一滴悬在时光里的露水,我望着作文题"痕迹",忽然想起祖父书案上那方磨穿了角的砚台——它被墨汁浸润了四十载,连裂纹里都渗着乌沉沉的光,仿佛吸纳了半生岁月的精气。
祖父是乡间的教书先生,他的书房永远飘着松烟墨的清苦香气,我幼时最爱趴在书案旁,看祖父执狼毫笔在宣纸上行走,他的手腕悬起如鹤,笔锋如游龙,"永"字八法在他笔下有了筋骨,墨痕在纸上洇开,像山间初融的雪水,既有刀锋般的锐利,又含溪流般的温润,祖父常说:"好字要有骨力,但骨力不是僵硬,是笔锋里的呼吸,是墨与纸的对话。"
那时我不解其意,只觉得祖父的墨痕像有生命般呼吸,他会教我蘸墨要"笔肚饱如含露,笔锋尖似锥",写字要"屋漏痕自然天成,折钗股内含筋力",我握着比扫帚还重的毛笔,手腕抖得像风中的枯叶,写出的字东倒西歪,活像一群被惊散的蚂蚁,祖父从不责骂,只是用布满老茧的手覆住我的手,带着我一笔一画地写。"你看,"他的声音像陈年的普洱,醇厚而悠长,"这'人'字,一撇是担当,一捺是包容,墨痕要走到心里去,才能写出魂。"
初中那年,我迷恋上电脑里的艺术字,那些整齐划一的印刷体在屏幕上闪烁,比毛笔字时髦得多,祖父的书房被我改造成了游戏室,砚台被用来养多肉,墨汁在瓶子里结成了暗蓝色的冰,某天我深夜打游戏,听见书房传来轻微的磨墨声,透过门缝,看见祖父就着台灯,在泛黄的宣纸上写着什么,他的背佝偻得更厉害了,握笔的手不住颤抖,墨痕却依旧沉稳,像深秋潭水里的月影,在时光的涟漪中荡漾。
后来我离家求学,祖父的书房被锁了起来,直到去年深秋,我在整理遗物时打开了那扇尘封的门,阳光透过窗棂,在空气里织出金色的尘埃,书案上的砚台泛着温润的光,旁边压着一叠宣纸,最上面一张写着"迹"——墨迹浓淡相间,最后一捺拖得很长,像一声悠长的叹息,又像未完的诗行。
忽然想起祖父临终前,拉着我的手往我掌心塞了件东西,是一枚玉质的镇纸,上面刻着"守墨"二字,笔锋遒劲,力透石背,那时我忙着高考模拟考,随手把它扔进了抽屉深处,此刻我握着镇纸,指腹抚过那冰凉的刻痕,忽然明白祖父的墨痕早已刻进了我的生命,他教我的不是书法技巧,是做事的态度——像磨墨那样耐心,像运笔那样专注,像收笔那样从容,像墨痕那样,在时光中沉淀出属于自己的厚度。
钢笔尖终于落下,墨痕在稿纸上洇开,我写下:"痕迹是时间的掌纹,是岁月的印章,祖父的墨痕里,藏着中国人最深的执念——不是留下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是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活成值得被铭记的诗行。"
窗外的蝉鸣渐歇,阳光斜斜地照在稿纸上,墨痕在光晕里微微发亮,仿佛有了生命,我想起祖父说过,最好的墨痕,要"力透纸背,更要入木三分",此刻我终于懂得,所谓入木三分,不是刻在木头上的痕迹,是刻在心里的年轮,是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鲜活的记忆,那些墨痕,早已成为我生命中最深的底色,指引着我如何在浮躁的世界里,保持一份从容与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