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 全国二卷,2017高考全国二卷语文作文
《窗里窗外》
当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掠过教学楼斑驳的红砖墙面,高三(7)班的玻璃窗上便浮起一层温柔的光晕,仿佛为这个特殊的季节镀上了一层金边,窗内,是沙沙的笔尖与翻卷的声响交织成的青春协奏曲;窗外,那棵挺拔的香樟树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将婆娑的碎影洒满窗台,这是2017年的盛夏,距离全国二卷高考还有整整三十天,林晓晓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数学卷最后一道解析几何题上,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蜿蜒的线条,如同此刻她心中难以言说的思绪,在理性与感性的边界徘徊。
教室后排悬挂的"高考倒计时牌"数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递减,那鲜红的数字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炙烤着每个年轻学子的神经末梢,林晓晓偶尔会搁下笔,望向窗外那个被她视为心灵栖息地的角落——值日生刚浇过水的花坛里,几株月季正顶着饱满的花苞,蓄势待发;操场边孤零零的单杠上,总有男生在课间偷偷攀援,引体向上的身影里藏着对力量的向往,这些平凡到近乎琐碎的景象,在高考这座无形的大山下,竟成了她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避风港,让她得以在紧绷的弦缝中喘息。
班主任老周是个戴着厚底眼镜的中年男人,镜片后的眼睛总是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总爱在班会课上重复那句被时光磨砺得愈发铿锵的话:"你们现在流的每一滴汗,都是将来选择人生的资本。"他的袖口永远沾着洗不净的粉笔灰,讲到激动处会不自觉地用粉笔敲击黑板,"咚咚"的声响像极了坚定的心跳,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林晓晓曾悄悄注意到,老周办公室窗台上那盆被精心呵护的多肉,据说那是他带过的第一届学生送来的毕业礼物,如今已长得郁郁葱葱,像一株微型的生命之树,在时光的浇灌下愈发挺拔。
五月的模考成绩公布那天,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仿佛为这场青春的考验奏响了忧伤的序曲,林晓晓的数学成绩依旧不尽如人意,那个鲜红的数字像一把钝刀,在她心上缓慢而深刻地割开一道口子,她抱着试卷,一路狂奔到教学楼后的香樟树下,冰冷的雨水顺着枝叶滴落在她发梢,那份刺骨的凉意竟让她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恍惚间,她想起外婆家老屋前也有一棵香樟树,每到夏夜,外婆总会坐在树下摇着蒲扇,给她讲牛郎织女的传说,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那些遥远而美丽的神话,在她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对世界最初的向往与好奇。
"同学,需要伞吗?"一个清朗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林晓晓抬头,看见隔壁班的陈默正举着一把透明的雨伞,伞面上缀着细密的水珠,在微光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泽,他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名字却与他的气质形成奇妙的反差——总在校报上发表文章的才子,文字里有种超越年龄的沉静与深邃,林晓晓曾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偷偷读过他的散文集,那些二十四节气的感悟,将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哲思,让她第一次发现文字竟能拥有如此动人的力量。
那天两人在香樟树下站了很久,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理想,从眼前的模考压力谈到对未来的憧憬,陈默说他正在全力准备北京大学的三位一体招生,梦想是研究古典文献学。"那些泛黄的书页里,藏着我们民族的根与魂。"他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林晓晓忽然醍醐灌顶——自己埋头苦读的公式定理,或许并非人生的唯一答案,就像窗外的香樟树,它不仅向上生长,也向四周舒展,那些深埋于地下的根系,在看不见的土壤里早已织就一张广阔的生命之网,支撑起整棵树的繁茂。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林晓晓做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决定——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埋首于题海,而是踏上了去外婆家的路,老屋依旧古朴,门前的香樟树比记忆中更加枝繁叶茂,浓密的树冠在风中沙沙作响,外婆拉着她的手,掌心的老茧摩挲着她的手背,传递着岁月的温度:"晓晓啊,考大学是好事,但不管走多远,别忘了回家的路。"夕阳透过香樟树的缝隙,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的星辰,闪烁着永恒的温柔。
走进考场的那天,阳光格外灿烂,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群年轻人加油鼓劲,林晓晓深吸一口气,看见老周站在考场外,手里举着一块简陋的"加油"牌子,眼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期许与信任,她忽然想起那盆摆在窗台上的多肉,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顽强生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她平静地拿起笔,窗外的蝉鸣、香樟树的影子、外婆的叮嘱、陈默的话语,都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笔尖流淌,最终在答题卡上写下属于青春的答案。
成绩公布那天,林晓晓正在帮外婆侍弄菜园,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她的手微微颤抖——总分623,超过一本线58分!她抬头望向远处那棵熟悉的香樟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高考就像一扇窗,窗内是埋头苦读的青葱岁月,窗外是更广阔的星辰大海,而真正的成长,并非是冲破束缚的逃离,而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拥抱它,就像那些在石缝中倔强生长的野花,总能在阳光下绽放出最动人的姿态。
多年后,已成为北大古典文献学研究生的林晓晓,在未名湖畔散步时,忽然想起2017年的那个夏天,她想起教室窗外的香樟树,想起老周袖口的粉笔灰,想起外婆掌心的老茧,想起陈默举着雨伞的侧脸,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原来都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馈赠,在时光的打磨下愈发闪耀,就像窗里窗外,看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却在一呼一吸间,共同谱写了青春最动人的乐章,成为记忆里永不褪色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