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间2019倒计时,高考2019倒计时100天是几月几号
六月流火,笔锋为刃——2019高考倒计时三十日手记
本文目录导读:
五月的风,吹皱了日历的边角
当窗外的玉兰花瓣开始卷曲泛黄,当教室后方的倒计时牌从“50”悄然翻至“30”,2019年的夏天,便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裹挟着热浪与蝉鸣,扑面而来,高三(7)班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战场气息”——粉笔灰的微尘与浓得化不开的咖啡香交织在一起,悬浮在午后的阳光里,课桌上的书堆成了连绵的“知识山脉”,每一座“峰顶”都插着一面写满公式的便签纸旗,迎着“风”猎猎作响。
林晚晚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倒计时牌上那片刺眼的鲜红“30”上,班主任那句“最后三十天,是马拉松最后的五百米,拼的不是爆发力,是节奏”的叮嘱,此刻在她耳边反复回响,她的指尖划过桌角那本已被翻得卷了边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书页的边缘被摩挲得起了毛边,页边空白处,是密密麻麻的“战地图谱”:蓝色是基础知识点,红色是易错陷阱,黑色是老师补充的解题技巧,还有用铅笔勾勒的、只有自己才懂的逻辑链,这是她与这场无声战役相伴的第1080天,每一天的汗水与思考,都已深深烙印在这本厚厚的书里。
走廊尽头的公告栏,像一块无声的荣誉榜与伤心地,新换的A4纸在阳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遮住了上个月那张泛黄的纸角,有人对着排名微笑,那笑容里有释然,也有骄傲;有人匆匆瞥一眼,便转过身,眼角悄悄泛起红晕,但更多的时候,是沉默,没有电影里的戏剧性冲突,没有夸张的崩溃与呐喊,只有日复一日的、近乎机械的重复:清晨五点半的闹钟,是冲锋的号角;凌晨十二点的台灯,是孤独的灯塔;课间十分钟趴在桌上补觉的短暂安宁,是战场上难得的喘息,这里的一切,都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奔赴那场名为“高考”的检阅。
笔尖与试卷的共舞
“最后三十天,回归基础是王道。”数学老师的声音沉稳有力,他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一道复杂的解析几何题,粉笔末簌簌地落在他的肩头,像一层薄薄的雪,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那声音细密而专注,像春蚕在悄悄啃食桑叶,也像时间在悄然流逝,林晚晚的草稿纸上,已经画满了三条交错的辅助线,却依然在某个关键的交点处寸步难行,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斜前方——那是年级里稳居前三的“学神”周远,他的试卷永远写得又快又整齐,连辅助线都用尺子比着,一丝不苟,仿佛不是在解题,而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艺术创作。
“别盯着别人的跑道看,专注于自己的节奏。”后排传来一句轻声的提醒,是同桌陈默,他的数学曾一度亮起红灯,却在最近的模拟考中,以惊人的速度稳定在班级前十,林晚晚回过神,发现自己的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画着圈,像在绕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她深吸一口气,将纷乱的思绪收回,重新拿起笔,从题目给出的每一个条件开始,一步步、小心翼翼地重新推导,阳光从窗棂斜射进来,在她笔尖投下一道光斑,当她在第五次演算后,终于看到那个熟悉的答案时,光斑仿佛也跟着亮了一下。
教室后排那个被戏称为“垃圾堆”的角落,却藏着最生动的青春图景:喝了一半的速溶咖啡罐上贴着“提神醒脑”的标签;写满励志句子的便利贴贴满了桌沿;甚至还有一只掉了漆的奥特曼玩偶,那是体育生张伟的“精神图腾”,这个在篮球场上生龙活虎、仿佛有用不完精力的男生,此刻正抱着厚厚的政治书,小声地、一遍遍地背着:“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将那只奥特曼摆在桌角,像是在进行某种庄严的仪式:“老弟,给我撑着点,考完哥请你吃一百顿大餐!”
藏在习题册里的温柔
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时,暮色已四合,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值日生提着作业袋走过每排座位,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只留下一句熟悉的叮嘱:“明天早上七点二十早读。”林晚晚合上最后一套英语试卷,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忽然发现桌角多了一颗包装纸有些褶皱的大白兔奶糖,她剥开糖纸,里面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是陈默那熟悉的、略带潦草的字迹:“解压神器,甜的。”而此刻的陈默,正低头专注地整理着他的错题本,耳根在灯光下微微泛红。
这样的“温柔”,在最后三十天的紧张氛围里,如同沙漠中的清泉,无处不在,前桌的文艺委员苏晓,会不动声色地在她的笔袋里放一包润喉糖,附上一张笑脸便签:“晚晚老师,注意嗓子哦”;班长李浩,每天雷打不动地把最新的“每日一练”打印好,放在每个人的桌上,旁边总有一幅简笔画的小太阳;就连平时最不苟言笑的班主任,也会在早读时拎着一个巨大的保温桶,给大家倒上热乎乎的豆浆,说一句:“天冷,暖暖身子,别空腹背书。”
林晚晚把那颗糖放进嘴里,纯粹的甜味在舌尖慢慢化开,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她想起三个月前,为了给她做营养餐,母亲在学校附近租了间小房子,每天变着花样,却从不打扰她学习,有天深夜她学到一点,推开门,看见母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打盹,手里还攥着一件织了一半的毛衣,毛衣的针脚有些歪歪扭扭。“妈,不用这么辛苦。”她轻声说,母亲醒来,揉着惺忪的睡眼,露出一抹疲惫却满足的笑:“没事,妈就想陪着你。”那一刻,林晚晚忽然明白,这场战斗,她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倒计时归零,前路开启
五月末的雨,来得猝不及防,豆大的雨点砸在教室的玻璃窗上,蜿蜒出细密的水痕,将窗外的世界晕染成一片朦胧的水墨画,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从“30”变成“10”,再变成“3”,定格在“1”,教室里的气氛,在经历了最初的焦灼后,竟渐渐沉淀出一种奇异的平静,没有人再疯狂地刷题,大家只是默默地整理着书包,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准考证、文具、身份证,动作轻柔得像在擦拭一件即将出征的、属于自己的铠甲。
高考前一天,班主任没有讲题,只是在黑板上用粉笔郑重地写下一行字:“愿你们合上笔盖的刹那,有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全班同学鼓起掌,掌声起初有些稀落,随后便汇聚成一股暖流,在每个人的胸腔里激荡,带着些许哽咽,也充满了力量,林晚晚看着窗外的雨,忽然觉得这场等待了三年的战役,更像是一场盛大的成人礼,它教会她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合作,更教会她在巨大的压力下,如何发现并珍藏那些藏在习题册里的、细碎而温暖的温柔,她开始相信,每一个平凡而努力的日夜,都并非徒劳,它们终将汇聚成光,照亮前行的路。
2019年6月7日清晨,雨过天晴,阳光穿透云层,金灿灿地洒在考点门口攒动的人潮上,林晚晚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青草与泥土的芬芳,她握紧了手中的笔,那支陪伴她写了无数个日夜的笔,此刻仿佛有了千钧的重量,倒计时归零,但属于她的故事,才刚刚翻开崭新的一页。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