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三原高考,三原高考状元一览表

教育 2小时前 687

《三原色》

六月的风掠过三原县城时,总裹挟着槐花的清甜与油墨的醇厚,在青石板路上交织成独属于夏日的气息,县一中的铁门外,攒动着各色校服的身影,学生们手中攥着的准考证边角已被汗水浸得发软,像被岁月反复摩挲的旧书页,泛着毛边,这是2023年的夏天,距离高考还有三天,整个县城仿佛被浸泡在温热的期待里,连空气都带着细密的颤音。

李文站在教学楼的顶层,望着操场上跃动的青春剪影,他的校服洗得泛白,袖口处用蓝线精心缝补的针脚细密而整齐,那是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赶制的印记,桌上的倒计时牌翻到"3"时,他正与一道解析几何题较劲,铅笔在草稿纸上划出纵横交错的轨迹,像一张无形的网,试图捕捉那些飘忽不定的坐标点,教室后排传来压抑的咳嗽声,是张晓——那个总在凌晨五分准时出现在教室的女孩,她的保温杯里永远泡着胖大海,氤氲的水汽模糊了她专注的眼神。

三原县就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调色盘,青砖灰瓦的老民居旁,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墙上"今日我以三原为荣"的红色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校长在动员大会上慷慨陈词:"你们是三原的根,是走出去的苗!"这句话被反复咀嚼,最终化作课桌角"清华北大"的便签,在每个晨读时分闪烁着灼人的光芒,李文记得初入校园时,走廊玻璃展柜里陈列的往届录取通知书,红色的封皮在阳光下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灼痛了十七岁少年们渴盼的眼睛。

夜幕如墨般浸染开来,晚自习的灯光次第亮起,在夜色中连成一片星河,李文望向对面的居民楼,有些窗口透出温暖的橘色灯光,那是父母等待归家的信号;有些窗口却漆黑一片,像沉默的眼睛,他的母亲在纺织厂三班倒,父亲在建筑工地打零工,他们从不来电打扰,只是每周六傍晚,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递上一个装着卤肉和馒头的保温桶,偶尔还会多出两个温热的煮鸡蛋,壳上还带着母亲掌心的温度。

考前最后一天,教室里弥漫着奇异的宁静,同学们开始交换同学录,李文的本子上写满了"前程似锦"的祝福,其中张晓的字迹格外清秀:"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他想起三年前她站在讲台上自我介绍的场景,声音细弱却坚定:"我想考医学院,回三原县医院工作。"那时教室后排传来压抑的嗤笑,小城里的人都明白,顶尖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从来不会飞向这样的小县城。

考试当天,细密的雨丝如银线般垂落,李文走进考场时,广播里的考试须知透过雨幕显得朦胧而遥远,他深吸一口气,手心的汗竟在触到试卷的瞬间悄然隐去,那些曾让他辗转难眠的公式定理,此刻竟像久别重逢的老友般亲切流畅,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句点时,窗外的雨声戛然而止,阳光穿透云层,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青春的印记般清晰。

走出考场时,李文看见张晓站在校门口的老槐树下,手里捧着一束洁白的槐花,她看见他,露出一个明亮的笑容:"听说你最后一道大题解得很漂亮。"李文摸了摸发烫的耳朵,从口袋里掏出母亲连夜缝制的平安符,红线在"金榜题名"四个字上缠绕成温柔的结。

三原县的夏天永远这样,蝉鸣、槐香与青春的躁动交织成永恒的背景,当录取通知书真正来临时,或许有人会离开这片土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但无论走多远,那些在油墨味与槐花香中度过的晨昏,那些在倒计时牌下共同燃烧的岁月,都将成为生命中最纯粹的三原色,调配出永不褪色的青春底色,在记忆的长河里永远鲜活。

湖北今年高考,湖北今年高考人数有多少
« 上一篇 3小时前
2013江苏高考历史,2013江苏高考历史试卷道客巴巴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