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高考的剧本,高考剧本杀

教育 5小时前 768

笔尖下的战役

六月的风裹挟着燥热的气息掠过教室窗棂,将浅蓝色的窗帘吹得鼓胀如帆,最后一节自习课,空气里弥漫着粉笔灰与焦虑交织的微尘,林小满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反复摩挲着准考证边缘的毛糙——那薄薄的纸片,在她眼中俨然是通往未来的唯一船票,教室后排,陈默的笔帽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清脆的节奏里,藏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紧绷。

这场名为“高考”的战役,早在三年前便已悄然擂响战鼓。

林小满的课桌上垒着五本错题集,每一页都贴着色彩分明的便利贴:红色标记“易错陷阱”,蓝色标注“核心考点”,黄色则画着哭脸与笑脸交替的符号,她曾是年级前十的常客,但高三第一次模考,数学成绩却如断崖般坠落,那天晚上,她躲在楼梯间给妈妈打电话,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妈,我可能……考不上北大了。”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妈妈的声音温和却坚定:“没关系,健康最重要,尽力了就不后悔。”挂断电话,林小满在楼梯间蹲了半小时,泪痕风干后,她在错题集扉页郑重写下“北大”二字,笔迹如刀刻般坚定。

陈默的故事则截然不同,他是班级里沉默的“边缘人”,成绩中游,上课总蜷缩在最后一排的角落与周公下棋,老师找他谈过话,父母也因成绩争吵过,他却总摆摆手说:“考不上就复读呗,多大点事。”直到百日誓师那天,他看见林小满站在国旗下宣誓,眼中闪烁的光芒如星子般璀璨,那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满不在乎的姿态,竟有些可笑,放学后,他第一次主动留下来向老师请教问题,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株突然被唤醒的树苗,朝着光的方向悄然生长。

高考前一周,学校突然停课自习,林小满的座位旁多了一个空位——同桌张悦因压力过大,请了长假,她的桌上还留着半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扉页上用娟秀的字迹写着:“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林小满轻轻合上书,想起张悦曾拉着她的手说:“我们一起去北京吧,我想去看故宫的雪,你陪我去吗?”声音里满是憧憬。

考试前一天,林小满梦见自己走进考场,试卷上的字迹突然化作模糊的墨点,无论如何都看不清,急得满头大汗时,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是张悦,笑容温润如初:“别怕,我陪着你。”醒来时天刚蒙蒙亮,枕头上还带着未干的泪痕。

真正的战役在六月七日上午九点打响,考场里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春蚕在咀嚼桑叶,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开始写语文作文,题目是《时光的礼物》,她想起这三年里的无数个夜晚:台灯下苦读的身影,操场上奔跑的汗水,与朋友分享耳机的默契,还有妈妈每天清晨温热的牛奶……这些散落的时光碎片,在这一刻突然拼凑成完整的画卷,她写下第一个字时,嘴角不自觉扬起释然的微笑。

陈默的数学卷比预想的更难,但他没有慌,他想起老师说的“先易后难”,想起林小满借给他的笔记,想起熬夜刷题时窗外偶尔响过的猫叫,他放下笔,闭上眼睛,再睁开时,那些复杂的公式竟如拨云见日般清晰。

最后一门英语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林小满走出考场,看见陈默靠在走廊的柱子上,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我好像……及格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耳尖泛红,林小满笑了:“你本来及格得就挺稳的。”夕阳将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一幅未完成的青春画卷。

成绩公布那天,林小满的手指在屏幕上颤抖不已,当“北京大学”四个字跳出时,她突然红了眼眶,妈妈在电话那头笑着说:“我就知道我的女儿可以。”而陈默的成绩刚好踩上一所二本线的师范大学,他给林小满发消息:“以后你的学生,我来教。”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它淘汰了一些人,也成就了一些人,但更多时候,它像一场漫长的成人礼,教会我们在压力下保持勇气,在迷茫中寻找方向,正如林小满在作文里写的那样:“时光给的礼物,从来不是结果,而是那个拼尽全力的自己。”

高考的剧本,高考剧本杀

多年后,林小满成了北大的研究生,陈默在中学当了班主任,某个教师节,他收到学生送的卡片,上面画着两个小人:一个戴着北大校徽,一个手持教鞭,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谢谢您让我知道,努力本身就是答案。”

而那张被汗水浸湿的准考证,依然躺在林小满的抽屉深处,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一个滚烫的夏天,和一群少年用笔尖写下的,成长与热爱的永恒故事。

高考英语题库,高考英语题库带答案解析
« 上一篇 5小时前
高考预填表,高考预填表本人简历怎么填
下一篇 » 5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