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作文湖南,2017年高考作文湖南
心之归途
那年高考作文题如一粒投入静水深潭的石子,在万千学子心中漾开层层涟漪:"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是飞鸟的归巢,是虫豸的乐园,是旅人的荫蔽,它静默伫立,见证四季流转,阅尽人间悲欢,却始终无言。"这棵沉默的大树,何尝不是我们心中那片永恒的精神原乡——它不言不语,却以深扎大地的根系汲取力量,以触摸苍穹的枝叶舒展胸怀,成为灵魂在喧嚣尘世中永不沉沦的锚点。
精神原乡,是生命根系深扎的沃土,当屈原行吟泽畔,虽遭放逐,仍高唱"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的精神原乡便是那清高峻洁的"香草美人";当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精神原乡便是那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他们如同参天古木,根系牢牢锚定内心的价值坐标,任凭风雨飘摇,灵魂自有归处,反观当下,多少人如无根浮萍随波逐流,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精神原乡的日渐荒芜,让生命失去了应有的重量与方向。
守护精神原乡,需要我们在时代浪潮中保持清醒的定力,钱钟书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晚年婉拒所有采访,躲进书斋构筑自己的精神堡垒,他的精神原乡便是那座"锺书楼",里面不仅藏着《管锥编》的千年智慧,更藏着他对纯粹学术的赤诚坚守,当外界喧嚣浮躁,他如大树般沉静,让思想在孤独中生长出繁花,这份定力,正是当代人最珍贵的品质——在碎片化时代,守护一片完整的精神星空,让心灵有栖息的枝桠。
精神原乡的培育,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叶嘉莹先生一生辗转漂泊,却始终将中华诗词视为"心灵的家",她说:"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她如大树般将中华文化基因深植心田,在海外传播诗词之美,让无数游子在平仄韵律中找到回家的路,这份文化自信,正是我们精神原乡的沃土——当我们在《诗经》中感受"蒹葭苍苍"的朦胧,在唐诗中体会"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在宋词中品味"大江东去"的豪情,传统文化便成为滋养灵魂的不竭甘泉。
站在新时代的路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成为自己的那棵大树,让精神原乡成为心灵的灯塔,在物欲横流中保持清醒;让传统文化成为深扎的根系,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让独立思考成为挺拔的枝干,在众声喧哗中保持风骨,当我们拥有这样一棵大树,便能如飞鸟般自由翱翔,如旅人般坚定前行,因为我们深知,无论走多远,总有一个地方,让灵魂安然归家。
这棵大树,其实一直都在我们心中,它需要我们用岁月浇灌,用智慧修剪,用热爱守护,当它枝繁叶茂,我们便拥有了穿越风雨的力量,拥有了仰望星空的底气,拥有了在这纷繁世间,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片精神家园,让我们用心培育心中的大树,让它在时光中愈发茁壮,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坚实的依靠,最温暖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