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高考黑白卷,高考黑白卷全国卷3

教育 2周前 (11-10) 691

高考黑白卷

六月的日头毒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空气里浮动着细密的尘埃与少年们压抑的呼吸,林风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准考证的边角,那上面“准考证号030714”的数字像一枚滚烫的烙印,灼烧着他的视线,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擂鼓般的心跳,可目光掠过前排那个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背影时,身体还是不由自主地绷紧——那是陈默,年级里永远的第一座灯塔,也是他三年来奋力追逐却始终无法企及的影子。

考试铃声尖锐地划破寂静,林风翻开试卷,笔尖在答题卡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如春蚕食叶,数学是他的强项,那些复杂的函数、精妙的几何图形在他眼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游刃有余地跃然纸上,可做到最后一道解析几何大题时,他忽然卡住了,辅助线画了又擦,数据代入再精确,最终的结果却总是与参考答案差之毫厘,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试卷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像一朵绝望的墨花,他抬头看了眼时钟,只剩下十五分钟,心猛地沉入了冰窖。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陈默的笔停了下来,陈默微微侧身,手肘似乎不经意地碰掉了桌角的橡皮,那块白色的橡皮骨碌碌滚过地面,停在他的脚边,林风下意识地弯腰去捡,却在拾起的瞬间,目光触及了陈默摊开的草稿纸——那上面清晰地写着最后一道题的完整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像一把精准的钥匙,试图打开他思维里那把锈死的锁,林风的呼吸骤然停止,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几乎无法跳动,他捏着橡皮,指尖冰凉,草稿纸上的字迹像烧红的烙铁,灼烧着他的眼睛,也灼烧着他摇摇欲坠的防线。

铃声再次响起,宣告着残酷的结束,林风僵硬地交上试卷,走出考场时,午后的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仿佛要将他融化,陈默走到他身边,语气平静得像一潭深水:“最后一题你做出来了吗?”林风喉咙发紧,摇了摇头,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差一点。”陈默没再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汇入喧闹的人群,留下一个挺直的、不容置疑的背影。

林风回到家,将自己重重地摔在床上,脑海里反复回响着考场的铃声、心跳声,还有草稿纸上那行行致命的诱惑,那道题的分值很高,足以决定他能否叩开理想大学的门扉,他知道,如果当时他顺势接过那块橡皮,或许就能看到陈默故意摊开的草稿纸;如果他抬头多看一眼,就能拿到通往成功的“捷径”,可他终究没有,他想起父亲在工地上被烈日晒得黝黑、挥汗如雨的身影,想起母亲在昏黄的灯下缝补衣物时,鬓角悄然爬上的银丝,他们粗糙的手掌和眼角的皱纹,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内心的动摇与无处遁形的羞耻。

查分那天,林风的手一直在抖,仿佛那不是鼠标,而是千斤重担,当屏幕上跳出“总分687”的字样时,他反而奇异地平静下来,这个分数,距离顶尖名校还有一段距离,却足以让他进入一所不错的重点大学,他想起考试结束后,陈默主动找到他,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那道题我卡了很久,最后是灵光一闪才做出来的,你的思路一直比我活,下次一定能赢我。”原来,草稿纸上的步骤,是陈默反复验算后留下的“废稿”,是他自己趟过的荆棘与弯路。

林风握紧了拳头,指尖深深嵌进掌心,却一点也不觉得疼,反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他忽然明白,高考从来不是一场只有输赢的战争,它更像一块试金石,淬炼出人性中最本真的模样——是选择捷径的投机,还是坚守底线的清醒;是嫉妒的扭曲,还是释然的坦荡,那些在考场上写下的答案,或许有对有错,有黑有白,但唯有坚守内心的准则,才能在人生的答卷上,写下无愧于心的篇章。

多年后,林风成为了一名桥梁工程师,他参与设计的桥梁横跨江河,稳固而坚实,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期盼,偶尔在新闻里看到陈默的名字,那已经是国内知名数学领域的青年学者,他总会想起那个闷热的六月,想起那道没做完的题,想起草稿纸上的字迹和陈默真诚的眼神,原来,青春里的黑白卷,从来不是用分数来评判的,真正的答案,藏在每一次艰难的选择里,藏在每一次坚守的勇气中,藏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照亮整个人生的瞬间里,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坚实的基石。

2017高考话题,2017高考题目
« 上一篇 2周前 (11-10)
高考数学解答,高考数学解答题分数分配
下一篇 » 2周前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