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辽宁高考作文2017,辽宁高考作文2025

教育 2周前 (11-05) 749

留白处,见天地

辽宁省的考场上,钢笔尖在稿纸上洇开墨迹,似一滴坠入湖心的雨,漾开层层涟漪,窗外的玉兰花正开得烂漫,如云似雪,而十七岁的少年们正凝神于案前的白纸,等待用笔尖填补生命的空白,这一刹那,我忽然想起故宫博物院里那幅传世名作《寒江独钓图》——大片的留白中,一叶扁舟如墨点,一个渔翁似剪影,却让人看见整片江水的浩渺与孤寂,听见流水潺潺,感受到天地苍茫,原来,人生最深刻的答案,往往藏在那些未被填满的空白里,如同弦外之音,余韵悠长。

留白是时间的余韵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道:"山欲高,云雾锁其腰。"这"锁其腰"的云雾,便是山水画中最精妙的留白,它并非空无一物,而是以虚写实,让观者的想象力在其中驰骋,看见云雾背后的千峰竞秀,听见松涛阵阵,正如老舍先生笔下的《月牙儿》,没有直白地诉说少女的悲苦,只是用清冷的月光勾勒出她命运的轮廓——那些欲言又止的瞬间,含泪带笑的沉默,反而让文字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在读者心中种下永恒的共鸣。

我们总习惯于填满每一分钟,用刷短视频的喧嚣驱散独处的寂静,用无效的社交掩盖内心的空虚,殊不知,留白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给生命呼吸的空间,让灵魂得以沉淀,就像古琴曲《高山流水》,七个音符在琴弦上跳跃,而最动人的恰恰是音符之间那恰到好处的停顿——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是知音相逢时无需言语的默契,是天地间最本真的律动。

辽宁高考作文2017,辽宁高考作文2025

留白是智慧的沉淀

故宫的倦勤斋内,乾隆皇帝的书房里悬挂着一副对联:"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这寥寥十四字,却为整间书房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比起满墙的题字和琳琅的摆设,这种克制的表达更显帝王胸襟与智慧,正如王阳明在龙场驿的陋室中,面对瘴疠横行、绝境无援的境地,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静心体悟,在"留白"的孤独中悟出"心即理"的哲学——那些看似停滞的时刻,往往是智慧破土而出的前夜,如同种子在黑暗中积蓄力量,终将破土而出。

现代社会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害怕空白,简历要填满实习经历,朋友圈要晒满打卡照片,连孩子的日程表都被各种辅导班塞得满满当当,我们忘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恰恰源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留白;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也少不了黄州赤壁那场留白般的贬谪,正是这些生命中的"留白",让他们得以在喧嚣中守住本心,在困顿中觅得诗意。

辽宁高考作文2017,辽宁高考作文2025

留白是生命的诗意

去年深秋在沈阳北陵,我看见几位老者在银杏树下写生,他们的画纸上只有寥寥数笔的枝干,却让人仿佛看见满树金黄在风中摇曳,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其中一位老人放下画笔,指着远处的银杏林说:"画得太满,就把秋天的韵味画没了。"人生亦然,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告白,未曾到达的远方,未曾完成的梦想,都是生命中最美的留白,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就像辽宁这片黑土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看似遵循着自然的节律,实则是在留白中孕育希望,丹东的桃花开时绚烂如霞,但花落之后,青涩的果实才在枝头悄然生长;盘锦的红滩退潮后,留下的是丹顶鹤起舞的广阔天地,生命从不是一场疾风骤雨的赶路,而是一段张弛有度的旅程,有花开的绚烂,也有叶落的静美,有相聚的欢愉,也有独处的沉淀。

考场上的铃声响起,少年们放下笔,窗外的玉兰花瓣飘落在窗台上,像给白纸盖了一枚温柔的邮戳,人生的考卷从来不需要写满答案,那些恰到好处的留白,终将成为岁月最动人的注脚,就像我们终将告别这段青春岁月,但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感谢、未曾实现的约定、未曾抵达的远方,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以另一种方式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如同留白处的天地,广阔而深邃,充满无限可能。

播音主持高考加分吗,播音主持高考加分吗?
« 上一篇 2周前 (11-05)
吉林2017高考理综,2017年吉林省高考理综试卷
下一篇 » 2周前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