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艺术考生,高考艺术考生的分数怎么算
《调色板上的青春》
清晨六点的画室里,油彩的芬芳与晨曦的微寒交织,氤氲成一片朦胧的薄雾,林薇握着画笔的手指因用力而关节泛白,调色盘上挤出的颜料宛如凝固的彩虹,在初升的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这是她备战校考的第七十二个日夜,画室四壁被层层叠叠的速写纸覆盖,几乎触及天花板,每一张纸上都勾勒着同一个石膏像,却在光影的流转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情绪与温度。
"静物的光影层次还需细细打磨。"指导老师沉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薇的笔尖在画布上微微一顿,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她忽然忆起三年前初入画室的自己——那时,她连调色盘都拿不稳,颜料总在不经意间溅满校服袖口,留下洗不净的斑斓印记,她的素描纸边角已磨出毛茸茸的痕迹,画箱深处则藏着一沓被揉皱又展平的废稿,每一道折痕都诉说着无数个与孤灯为伴的深夜。
文化课教室的最后一排,林薇的专业书与文化课教材堆砌成一座壁垒,课间十分钟,她总是习惯性地翻开速写本,将窗外的云朵变幻定格于笔端,数学公式从纸页边缘悄然蔓延,与素描线条交织缠绕,有次模拟考试失利,她躲进画室后巷,任凭泪水冲花了妆容,滴落在未完成的色彩作业上,晕开一片朦胧的湖蓝,未曾想,这幅带着泪痕的画作竟被老师慧眼识珠,选入参展,并贴在了展厅最显眼的位置,那一刻,仿佛一束光骤然刺破了她混沌的世界。
校考当日,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林薇背着沉甸甸的画具,行走在结冰的街道上,画箱在肩头轻轻晃动,考场内,数百支画笔在画布上摩擦的声响汇聚成一片潮汐般的轰鸣,她忽然想起童年时在乡下外婆家的场景,用一根木棍在泥地上随心所欲地画满鸡鸭鹅群,那时的她尚不知晓"美院"的存在,只是纯粹地渴望将眼中的一切美好都留存下来。
放榜那天,林薇在人群中奋力踮脚,目光在屏幕上反复搜寻,直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现在"通过"那一栏,她的思绪瞬间飘远,浮现出父亲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时磨出的厚茧,母亲深夜缝制玩具时不慎被针扎破的指尖,那些被颜料染黄的指尖,那些揉皱的画纸,那些凌晨五点的闹钟……所有过往的艰辛与坚持,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清晰而温暖的轮廓。
录取通知书寄达时,画室外的梧桐叶正黄得绚烂,林薇将通知书轻轻置于画架上,旁边是她刚完成的毕业创作——画布上,无数双手在调色板上涂抹的瞬间被定格:有的布满老茧,有的纤细修长;有的沾满斑斓油彩,有的带着铅笔的淡淡痕迹,她忽然彻悟,所谓艺术之路,从来不是天赋的独舞,而是无数个平凡日夜里,对热爱最固执的坚守与最执拗的追逐。
暮色渐浓,画室在光影中慢慢沉静下来,林薇打开崭新的画具,调色盘上新鲜的颜料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宛如一幅正在徐徐展开的巨幅油画,而她的青春,正以最饱满的热情、最鲜亮的色彩,在人生的画布上,描绘着无限可能与璀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