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新安县高考,新安县高考状元2025

教育 3周前 (11-03) 946

《新安答卷》

晨光熹微时,新安县第一中学的考点外已排起蜿蜒的长龙,铁制警戒栏外,家长们焦灼的目光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网中央是那些穿着蓝白校服的考生,李建国攥着儿子的准考证,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掌心沁出的汗渍将塑料封皮洇出深色的水痕,这是他第三次送考——三年前,大儿子落榜后南下打工,此刻小儿子李明远正站在考场里,笔尖悬在答题卡上方,如振翅欲飞的鸟儿,蓄势待发。

新安县的高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役,县城西头的老剃头匠张师傅凌晨五点便开了店门,特意在门口贴了张红纸:"高考期间,考生免费理发",剃刀在旧皮革上来回蹭着,发出沙沙的声响,"当年我爹送我进考场时,也是这么天不亮就起来。"他的目光越过街道,落在对面教育局墙上褪色的标语上:"知识改变命运",那红漆剥落的地方,露出底下灰白的底色,像岁月结的痂,又似未愈的伤口。

语文考试结束的铃声骤然响起,考生们如潮水般涌出,李明远在人群中看见父亲时,忽然愣住了——李建国今天穿了件崭新的白衬衫,袖口别着单位发的纪念章,那是他当了三十年邮递员获得的最高荣誉,儿子从未见过父亲穿得如此郑重,仿佛将压箱底的宝贝都翻了出来。"考得怎么样?"李建国搓着手,声音有些发颤,李明远摇摇头,从书包里掏出矿泉水递过去,瓶壁上的水珠顺着父亲粗糙的手掌滑落,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正午的阳光有些灼人,校门口的梧桐树下,摆着几排摊位,卖鸡蛋灌饼的王大婶格外慷慨:"今天给娃们多放个蛋,补补脑子!"她的摊位前排着长队,锅里油星滋滋作响,混着葱花和面饼的香气,在燥热的空气里发酵,不远处,县医院的救护车静静候着,医生护士们穿着白大褂,帽檐下是警惕的眼神,张师傅坐在剃头摊后的马扎上,给一个刚结束考试的女生扎辫子,手指间缠绕着发丝,像在编织着某种细密的希望。

数学考试结束,李明远脸色苍白地走出来,李建国递过来的冰镇绿豆汤洒了大半,染湿了前襟。"最后一道大题没做完。"儿子的声音带着哭腔,李建国却蹲下身,用袖子擦去他额头的汗珠:"没事,咱还有明天。"他忽然想起年轻时送信,翻山越岭时遇到暴雨,将邮包裹在怀里浑身湿透却不敢耽误的情景,那时候他觉得,手里的信件比什么都重要,如今才明白,儿子手里的笔,和那些信件一样,都承载着沉甸甸的期待。

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的那一刻,考场外爆发出混杂着解脱与焦虑的叹息,李明远走出考场时,看见父亲正和一个老伙计说话,那人手里攥着一把蒲扇,不停地摇着:"我闺女报了省城的师范,说以后要回来当老师。"李建国点点头,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笑:"咱新安出来的娃,有出息。"他转身看见儿子,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几颗裹着糖纸的水果糖:"你妈临走时塞的,说让你吃了甜的,以后日子都甜。"

夕阳西下,考点门口的人渐渐散去,李建国将儿子的高考志愿表揣进怀里,那上面填的是省城的师范大学,和他当年偷偷撕掉的录取通知书上的学校名字一样,街道两旁的店铺亮起霓虹,剃头摊的灯泡在晚风中摇晃,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影,张师傅正在收拾工具,看见李建国父子走过来,便笑着说:"明远啊,明年回来给师傅理发,当大学生了!"

李明远笑着点头,看见父亲的白衬衫在暮色中泛着柔和的光,他知道,这张高考答卷,不仅写在了答题卡上,更写在了新安的每一条街道、每一盏灯火里,就像那条流淌了千年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奔腾向前,在时光的河床上刻下深深的印记,也冲刷出无数人命运的轨迹,他和父亲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两株并肩生长的树,根系在泥土里紧紧相连,枝叶却向着天空伸展,去触碰更广阔的未来,而新安的夜空中,星光正悄然点亮,仿佛在为每个追梦人指引方向。

高考临床医学,高考临床医学选哪几科
« 上一篇 3周前 (11-03)
高考报名农村应届,高考报名农村应届和城镇应届怎么区分
下一篇 » 3周前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