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高考,嫩江高考状元是谁
《嫩江的答卷》
六月的嫩江,总带着一种矛盾而温柔的气息,江水如一条被阳光吻得发亮的银缎,在广袤的平原上蜿蜒流淌,两岸的麦田翻涌着青绿色的波浪,空气中浮动着泥土的芬芳与青草的腥甜,交织成夏日特有的气息,嫩江一中的高三学子而言,这个夏天却少了些许诗意,多了几分紧绷的焦灼,距离高考仅剩三十天,教室里的时钟滴答作响,像一把悬在头顶的钝刀,缓慢而沉重地切割着每一寸光阴。
林晓坐在靠窗的位置,目光掠过窗外那片熟悉的江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杆,她的桌上堆叠着五本厚厚的复习资料,每本书的边缘都卷起了毛边,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仿佛记录着她整个青春的奋斗,同桌张阳正趴在桌上打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微蹙的眉头上,鼻尖渗出细密的汗珠,林晓轻轻推了推他,张阳猛地抬起头,迷迷糊糊地看了她一眼,又趴了下去,嘴里嘟囔着:"还有三十天......再睡五分钟......"
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混杂着汗味、墨水味和淡淡的焦虑,后排的男生在偷偷玩手机,前排的女生在默诵英语单词,讲台上,班主任王老师正用红笔在黑板上圈出重点,声音沙哑却掷地有声:"最后三十天,每一分都决定你们的命运!嫩江的孩子,走出去才有出路!"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在每个人心里激起不同的涟漪。
林晓的家乡在嫩江上游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渔民,母亲在镇上的小学教书,她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带着她去江边撒网,夕阳把江面染成一片金红,父亲粗糙的大手握着她的手腕,教她辨认水流的走向。"江水再急,也得顺着它的方向走,不然就会被卷走。"父亲的话她一直记着,她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却感觉自己像一条逆流而上的鱼,每一步都艰难而孤独。
她的目标是北京的大学,这是她和父母共同的秘密,父亲每次打电话来,总是重复同样的话:"晓晓,别太累,家里都好。"可她知道,父亲为了凑齐她的学费,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出远门捕鱼;母亲则在镇上的中学兼课,每天早出晚归,有一次,母亲来学校看她,塞给她一个保温桶,里面是她最爱吃的江炖鱼,母亲的手上沾着粉笔灰,眼角的皱纹比去年深了许多,却笑着说:"你爸说,等你考上了,就带你去江边最大的鱼馆,吃一顿最贵的铁锅炖。"林晓把头埋进碗里,眼泪掉进了鱼汤里,咸得发苦。
张阳的目标是哈尔滨的工程大学,这是他父亲的心愿,张阳的父亲是镇上的修车师傅,一辈子摆弄机器,最大的梦想就是儿子能成为一名工程师。"咱们家祖祖辈辈都是手艺人,你读个大学,也算给老张家争口气。"父亲的话像一块石头压在他心上,张阳的成绩中等偏上,数学是他的弱项,最近几次模拟考,他的数学成绩总是在及格线徘徊,每天放学后,他都会留在教室里刷题,直到保安来锁门,有一次,林晓看见他在走廊里偷偷抽烟,烟头的红光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像他眼中摇摇欲坠的火焰。
"喂,别想了,去吃晚饭吧。"张阳的声音打断了林晓的思绪,她抬起头,看见张阳正站在她桌旁,手里拎着两袋面包,林晓接过面包,小声说了句"谢谢",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教室,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平行线,在暮色中延伸向未知的远方。
学校食堂的灯光总是有些昏暗,嘈杂的人声里,林晓听见后排的男生在讨论志愿表。"我肯定报省城的大学,离家近。""我要去南方,听说那边冬天不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可林晓知道,像她这样的孩子来说,选择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她的家庭条件不允许她任性,父母的期望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牢牢罩住。
晚上回到宿舍,林晓翻开日记本,写下今天的日期,她有一个习惯,每天睡前都会写日记,把所有的压力和委屈都倾注在文字里,她写的是:"江水还在流,鱼还在游,而我,是否也能像它们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写完这句话,她合上本子,抬头望向窗外,夜空中的星星很亮,像撒在黑绸缎上的碎钻,可她却觉得,那些星星离自己太遥远了,遥远到仿佛永远也够不着。
高考前一天,学校组织了一场动员大会,校长站在台上,用激昂的语调说:"同学们,你们是嫩江的希望,是未来的栋梁!"台下的掌声雷动,可林晓却觉得自己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住了,她想起父亲的话,想起母亲的眼角,想起张阳在走廊里抽烟的样子,忽然觉得,高考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场与命运的博弈。
考试那天,嫩江下起了小雨,林晓撑着伞走进考场,听见雨滴打在伞面上的声音,像一首轻柔的催眠曲,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别怕,你已经准备了很久。"发卷的时候,她的手心在出汗,可当她看到试卷上的题目时,忽然平静了下来,那些题目,她都见过,都练过,就像江边的渔民熟悉每一片水域的深浅。
三天后,成绩出来了,林晓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字,手指微微颤抖,当她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录取名单上时,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冲出教室,跑到江边,对着奔腾的江水大喊:"爸!妈!我考上了!"江水依旧在流淌,仿佛在回应她的喜悦。
张阳也考上了哈尔滨的工程大学,他在电话里对林晓说:"以后,咱们就是校友了。"林晓笑着点头,眼泪却又不自觉地掉了下来,这个夏天,嫩江的江水依旧温柔,麦田依旧翻涌,而他们,终于带着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走向了更远的地方。
嫩江的答卷,写满了青春的汗水与泪水,写满了梦想的执着与坚守,而那些曾经在江边长大的孩子们,终将带着这份答卷,走向属于他们的星辰大海,江水奔流不息,正如他们的青春,永远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