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福建高考作文,2017福建高考作文题目
《时光里的刻度》
蝉鸣声里藏着夏天的密语,当第一缕晨光如金纱般拂过老宅的雕花木窗,总能看见祖父端坐在那把吱呀作响的藤椅上,用布满岁月沟壑的手掌摩挲着那把黄铜算盘,算珠碰撞的脆响,仿佛时光在岁月琴弦上拨动的清音,在我记忆的长廊里回荡了整整十七载,2017年那个蝉鸣聒噪的盛夏,当我面对高考作文题"时间中的传承"时,祖父与算盘的故事,突然在笔尖下流淌出清晰的脉络。
祖父的算盘是一部会说话的史书,紫檀木框温润如玉,二十七颗算珠如星子般在银河中列阵,他总说这是"二五珠"的古老智慧,比西洋计算器更懂东方的哲学,幼时我最爱蜷缩在书桌旁,看他拨动算珠时的专注神情,阳光透过窗棂在他银白的发间跳跃,那些珠子便似活了过来,在指尖翩跹起舞,演绎着"三下五除二"的奇妙法则,祖父从不直接告诉我答案,只是轻点算盘说:"你看,数字会说话,但要说好中国话,得先懂这里的乾坤。"那时我尚不明白,那些看似枯燥的口诀与指法,实则是流淌千年的东方思维密码,是先祖留给我们的宇宙图腾。
十五岁那年盛夏,祖父的算盘突然沉默了,医院的白床单映着他蜡黄的脸庞,枯瘦的手仍虚握着,仿佛要抓住那些消逝的算珠,我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老茧硌得我生疼,却传来一种奇异的暖流。"丫头,"他气若游丝,"这算盘不是算账的工具,是丈量人心的尺子。"后来我在他遗物中发现泛黄的《算法统宗》,扉页上用毛笔写着"算盘珠子拨得响,人间烟火吃得香",墨迹晕染处,是几滴干涸的泪痕,像极了时光的标本。
祖父走后,那把黄铜算盘被我郑重地锁进了樟木箱,直到去年深秋,我在旧货市场偶遇一位白发老者,他正用算盘与年轻人比拼计算速度,算珠翻飞间竟如行云流水,我忍不住取出祖父的算盘,老者眼睛骤然发亮:"这是民国年间苏州'周瑞兴'的货色,好东西啊。"他教我用"悬珠法"计算复利,当算珠在指尖跳出清脆的节奏时,我突然顿悟祖父所说的"规矩"——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历经千锤百炼的生活智慧,是珠算里藏着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是东方文明特有的韵律。
如今这把算盘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桌上,旁边是笔记本电脑闪烁的光标,我常常在编程遇到瓶颈时,拿起算盘拨弄几下,那些古老的口诀竟会突然点醒思路,就像高考作文里写的那样:"时间不是线性的流逝,而是螺旋上升的阶梯。"祖父用算盘教会我的,从来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让数字有了温度,让传统有了呼吸,让传承在时光的长河里,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窗外的蝉鸣依旧聒噪,而我知道,那些算珠碰撞的脆响,早已化作我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在每个需要选择的路口,指引着方向,这或许就是传承最动人的模样——它不是博物馆里冰冷的文物,而是活在当下、照亮未来的精神火种,在时光的刻度上,永远镌刻着民族的印记,当现代科技的光芒照亮前路时,那把古老的算盘依然在记忆深处闪烁着温润的光芒,提醒着我们:有些智慧,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