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高考,初中毕业高考报名毕业类别填什么
《十五岁的考场》
六月的微风裹挟着槐花沁人心脾的甜香,如潮水般从敞开的窗户涌进初三(2)班的教室,林小满的目光定格在黑板右上角的倒计时牌上,那抹刺眼的红色"距中考15天",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灼得她手心发烫,课桌上堆积如山的模拟卷中,最上方那张数学试卷的末尾,一道红笔勾勒的巨大问号,如同一只嘲讽的眼睛,无声地注视着她。
"小满,发什么呆呢?"同桌陈小雨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她,铅笔在草稿纸上飞速游走,勾勒出优美的抛物线轨迹,"这道题老师刚讲过,你笔记怎么没记?"林小满猛地回过神,慌乱地翻开笔记本,却愕然发现那页纸依旧空白——昨夜挑灯夜战时,她的思绪不知飘向了何方,竟在整页纸上画满了歪歪扭扭、形态各异的向日葵。
教室后方突然传来"哐当"一声闷响,班长李浩正手忙脚乱地将篮球塞进课桌,额头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校服领口微敞,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旧背心。"李浩!你昨晚又去打球了?"班主任张老师抱着厚厚一摞作业本走进来,镜片后的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全班,"还有二十天就要中考了,谁再敢分心,别怪我请家长!"
李浩吐了吐舌头,悻悻地坐回位置,林小满的视线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他桌角那张泛黄的纸条上,"县一中"四个字力透纸背,那是全县最好的高中,也是她深藏心底不敢言说的梦想,当她瞥见自己数学试卷上那个刺眼的45分时,那四个字瞬间化作千斤巨石,沉沉地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放学的铃声响起时,夕阳将教学楼的影子拉得悠长,林小满磨磨蹭蹭地收拾着书包,却看见张老师站在讲台后,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小满,你跟我来办公室。"她的声音比往日柔和了许多。
办公室里弥漫着陈年茶叶与粉笔灰交织的独特气息,张老师将信封推到她面前:"这是县一中提前招生的自荐表,我觉得你可以试试。"林小满的双眼骤然亮起,随即又迅速黯淡下去:"可我数学......" "我知道你偏科,"张老师打断她的话,"但你的语文作文上次拿了全区二等奖,英语口语也是年级前五,中考不是独木桥,拼一把,说不定就能闯过去。"老师的话像一束光,照亮了她心中阴霾。
那晚,林小满将自荐工工整整地贴在书桌前的墙上,台灯的光晕里,她握着笔的手微微颤抖,母亲端来一杯热牛奶,轻轻放在桌角:"别熬太晚,身体要紧。"林小满抬头,看见母亲眼角新增的细纹,突然想起她每天凌晨四点就起来摆早餐摊的辛劳,她仰头将牛奶一饮而尽,奶渍沾在嘴角,却仿佛喝下了整片璀璨的星空。
接下来的日子,教室成了她的第二个家,课间十分钟,她抱着错题本追着老师刨根问底;放学后,她独自留在教室刷题,直到保安大爷来锁门,一个傍晚,她惊讶地发现李浩也在教室,正对着物理题抓耳挠腮。"这道题,其实用动能定理就能解......"她忍不住凑过去,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起了示意图,李浩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两人头碰头地热烈讨论起来,窗外的晚霞将他们的身影染成温暖的橘色。
中考那天,林小满走进考场时,手心沁出细密的汗珠,试卷发下的瞬间,她深吸一口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遇到那道曾经让她头疼的数学大题时,她突然想起张老师的话:"难题就像迷宫,多转几个弯,总能找到出口。"她闭上眼睛,在脑海里飞速过了一遍所有学过的公式,再睁开时,思路竟豁然开朗。
成绩公布那天,林小满挤在人群中,手指在手机屏幕上不住地颤抖,当"县一中"三个字清晰地跳出来时,她突然蹲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阳光穿过梧桐树叶的缝隙,在她背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那光影竟与十五岁那年,她写在墙上的那句"未来可期"重叠在了一起。
多年后,林小满成了县一中的语文老师,她在开学第一课上对学生说:"中考不是终点,而是你们人生第一次真正的起跑,当年那个在考场上哭鼻子的女孩,现在站在这里想告诉你们,所谓成长,就是带着不完美,依然敢往前闯。"窗外,槐花又开了,风里飘来熟悉的甜香,那香气穿越时光,仿佛又回到了那年夏天,带着永不褪色的青春味道,温柔地包裹着每一个追梦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