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高考满分素材,高考满分素材摘抄

教育 4周前 (10-25) 955

墨痕深处的答案

清晨六点,天光熹微,老槐树的影子被拉得悠长,斜斜地趴在青石板上,浸润着一层薄薄的凉意,林砚已经端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如同一方暖黄的琥珀,将他和他摊开的笔记本温柔地包裹,本子上,一行行古诗文工整得如同铅印,窗外初醒的蝉鸣刚试图划破黎明,便被他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悄然吞没。

这是他备战高考的第三百天,也是他第三次在模拟考的榜单前,与那遥不可及的满分作文擦肩而过。

“为什么,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他盯着试卷上老师用红笔勾勒出的评语,“立意浅显”四个字,像一根细小的针,精准地刺入眼底,带来一阵微妙的刺痛,班主任曾惋惜地说,他的文字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清澈见底,却激不起一丝涟漪;同桌则调侃,他的文章像一本精准的教科书,逻辑严谨,却唯独缺少了那股能让人心头一热的“人味”,林砚起初不信,他固执地翻开书架上那本泛黄的《人间词话》,王国维先生“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的箴言言犹在耳,可此刻,他望着自己笔下那些规整却冰冷的字句,第一次感到迷茫:这文字,竟连自己都无法为之动容。

直到那个被雨水浸透的午后。

他冒雨去图书馆还书,路过巷口时,看见一位卖花的老奶奶正蜷缩在屋檐下避雨,她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雨水在衣襟上洇开一片深色的痕迹,像一幅写意画,她面前的小竹篮里,几束雏菊在风雨中微微颤动,花瓣上挂着晶莹的水珠,仿佛无声的泪痕,林砚心头一紧,上前买下了最小的一束,老奶奶抬起头,浑浊的眼眸里却透出一点微光,她布满皱纹的嘴角牵起一丝朴实的笑意:“后生,这花好养,看着它,日子就不难熬。”

他将那束带着雨气的雏菊插进空置的墨水瓶,置于书桌一隅,那个下午,他再次文思枯竭,索性放下笔,静静凝望着那抹在风中摇曳的鹅黄,恍惚间,他想起了小时候,爷爷握着他的手教他写毛笔字的情景,爷爷总说:“字要藏锋,做人亦然,锋芒毕露易折,内敛含蓄方为长久。”他那时似懂非懂,只觉得爷爷笔下流淌出的不仅是墨迹,更是一种沉稳而厚重的力量,如同深扎于岩缝的老树根,在看不见的地方,撑起了整片天空。

他猛地翻开笔记本,这一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誊抄那些华丽的范文,而是写下了一个盘桓许久的问题:“何为满分?是辞藻的堆砌,还是灵魂的震颤?”他看见老奶奶那双被岁月磨砺得粗糙却温暖的手,看见爷爷握笔时凸起的指节,更看见自己为了迎合“高分”标准而刻意雕琢出的、空洞浮华的句式——那些文字,终究是无根的浮萍,漂在试卷的方寸之间,却沉不进读者的心湖。

那晚,他破天荒地没有继续刷题,而是铺开稿纸,写下了一篇题为《墨痕深处》的作文,他没有动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宏大典故,也没有引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迈宣言,只是平静地叙述了巷口的老奶奶、书桌边的雏菊、爷爷的教诲,以及这三百天来,自己困在“满分”执念里的迷茫与挣扎,他在结尾写道:“真正的答案,从不在试卷的方格里,而在生活的墨痕里——那是我们用真心蘸着时光,为生命写下的独一无二的注脚。”

成绩公布那天,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首,作文栏上,赫然印着一个鲜红的“60”,班主任在班上朗读他的作文,当读到“墨痕深处”时,教室里一片寂静,窗外的蝉鸣仿佛也在此刻屏住了呼吸,林砚低头,看着自己微微攥紧的掌心,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墨水瓶的凉意和雏菊的芬芳,他忽然彻悟:原来最好的文字,从来不是完美的复制品,而是带着体温的、与灵魂共振的回响。

后来,他将那篇作文工工整整地贴在书桌前,旁边是那束早已风干成褐色的雏菊,花瓣蜷曲着,却依然倔强地保持着向上的姿态,像极了那些藏在生活褶皱里、历经风雨却从未被磨灭的真心,他知道,高考不过是人生漫长旅途中的一座驿站,一张薄薄的考卷,而真正的“满分”,永远在墨痕深处,在每一个用心感受、真诚书写的生命瞬间里。

(全文共计1012字)

湖南高考化学,湖南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2025
« 上一篇 4周前 (10-25)
高考个人报名,高考个人报名怎么报
下一篇 » 4周前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