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安徽2017高考卷,2017年安徽高考卷

教育 1个月前 (10-21) 1095

槐荫深处的传承

暮色四合时分,西天的晚霞如熔金般流淌,将老槐树巨大的树冠染成一片温暖的橙红,虬结的枝桠间,归巢的雀鸟偶尔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与树影婆娑的沙沙声交织成趣,我蹲在井边打水,木桶入水时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惊飞了枝头憩息的麻雀,井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天空的蓝和云絮的白,还有我那张稚气未脱却带着几分坚毅的脸。

祖父坐在堂屋的青石门槛上,慢悠悠地抽着旱烟,烟锅一明一灭,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他布满老茧的手指熟练地捻着烟丝,目光悠远地望着天边。"明儿个该进城了。"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手中的木桶"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井水溅湿了裤脚,凉意顺着布料渗入肌肤,那一年,我十五岁,即将参加乡试,这是家族几代人翘首以盼的时刻,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行。

临行前夜,祖母点亮了堂屋的烛台,跳动的烛光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她颤巍巍地打开樟木箱底,取出一个用数层油纸包裹严实的物件。"这是你父亲当年用过的笔墨,"她苍老的手指抚过泛黄的纸面,声音里带着哽咽,"好好保管,它见过京城的风雨,也承载着咱家的希望。"我接过油纸包,沉甸甸的,仿佛能感受到父亲当年掌心的温度,以及那份跨越时空的嘱托。

进城的路上,遇见了许多和我一样的少年,有人背着厚重的经书,书页边角已被摩挲得起了毛边;有人反复默念着策论题目,嘴唇翕动却不敢发出声响,山路蜿蜒,汗水浸透了粗布衣衫,在阳光下蒸腾起淡淡的热气,但每个人的眼睛都亮得惊人,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远处传来樵夫的山歌,调子高亢而悠扬,在山谷间久久回荡,我们相视一笑,歌声里藏着少年人特有的豪情与忐忑。

贡院门口人山人海,鼎沸的人声混合着汗味与尘土气息,负责登记的小吏面无表情地核对名册,声音平板无波。"张明远"三个字从他口中念出时,我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有千斤重担压上肩头,穿过刻着"明经取士"的龙门,眼前是整齐排列的考舍,木制的隔板将空间分割成无数个小格子,像一座座孤岛,里面已经坐着不少考生,有的正襟危坐,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则紧张地摩挲着手中的笔墨,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时膝盖撞到了坚硬的桌板,发出清脆的声响,引来邻座考生侧目。

开考的锣声响起,整个贡院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我展开父亲用过的笔墨,墨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带着一丝岁月的沉静,题目出乎意料地简单:"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握笔的手微微颤抖,脑海中浮现出祖父在槐树下教我认字的场景,他握着我的小手,一笔一划写下"仁义礼智";浮现出祖母在灯下为我缝制衣裳的侧影,银针在她指间翻飞如蝶;浮现出父亲临行前"莫负韶华,砥砺前行"的嘱托,眼神中满是期许。

夜深人静时,月光透过窗棂洒在试卷上,映照出我专注的眉眼,我听见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吆喝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听见邻座考生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带着几分焦躁;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沉稳有力,仿佛在与命运对话,窗外的槐树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摇曳生姿,像极了故乡院落里的那棵老槐,在无声地陪伴与守护。

放榜那天,我挤在人群中,从榜尾开始寻找,手指在一列列墨迹未干的名字上划过,心提到了嗓子眼,突然,我的目光定格在第三行——"张明远",周围的欢呼声、惊叹声仿佛都消失了,世界只剩下那三个遒劲有力的字,我站在原地,不知该喜该悲,喜悦中夹杂着对未来的迷茫,成功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艰辛付出。

归家路上,槐花落了一地,空气中弥漫着甜香,祖父依旧坐在门槛上,烟锅在青石板上磕了磕,发出清脆的声响。"考得不错,"他难得地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但记住,真正的考场不在纸上,而在人心,在往后的每一步路。"我望着他沟壑纵横的脸,望着他眼中闪烁的智慧光芒,突然明白了父亲笔墨的深意,明白了家族传承的重量。

多年后,我回到故乡,在槐树下开了一间私塾,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孩子们的脸上,映出他们求知的双眼,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与清脆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宛如天籁,我时常想起那个夏天,想起贡院里的烛光,想起父亲用过的笔墨,想起祖父意味深长的话语,原来人生最大的考场,始终在我们心里,在那些看似平凡的日日夜夜,在每一次选择与坚守之间,而那棵老槐,就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与传承。

暮色渐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将天边的云彩染成深邃的紫红,我捡起一片槐叶,叶脉清晰可见,像极了人生的选择与坚持,每一条岔路都通向不同的远方,晚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成长、传承与坚守的永恒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悠悠回荡。

如何查高考是否录取,如何查高考是否录取成功
« 上一篇 1个月前 (10-21)
贵州高考志愿填报模拟,贵州高考志愿填报模拟演练入口
下一篇 » 1个月前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