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湖南高考作文,2017湖南高考作文题目
槐香深处
院中的老槐树已伫立了数十载,粗糙的树皮如同老人手背蜿蜒的青筋,记录着岁月的沧桑,然而每到六月,它总会以惊人的生命力绽放出满树淡紫的槐花,馥郁的香气能随风飘过半条胡同,将整个庭院浸润在甜润的芬芳里,我至今仍清晰记得,爷爷总会在槐花盛开的时节搬出那把磨得发亮的小马扎,坐在斑驳的树影下,手里摇着一把蒲扇,目光追随着花丛中忙碌的蜂蝶,神情悠然得仿佛与这棵老树融为一体。
那年高考结束的午后,我踩着满地落英回家,却看见爷爷正蹲在树根旁,用一把小铲子小心翼翼地刨开泥土。"这是槐树的根脉。"爷爷布满老茧的手指沾着湿润的泥土,指甲缝里嵌着深褐色的碎屑,他捧起一截裸露的根须,那些虬曲的根须在阳光下泛着青铜般的光泽,像老人手背上凸起的青筋,又像大地下沉默的血脉,我忽然想起语文课本里那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原来活水不仅来自书本的墨香,更来自这深埋地下的根脉,来自那些看不见却支撑着一切的力量。
填报志愿的日子,家里的空气像被投入石子的池塘,涟漪一圈圈扩散,父亲戴着老花镜,手指在厚厚的报考指南上轻轻敲击,眼镜片后的眼睛在密密麻麻的专业名称间跳跃,每停留一处便发出笃笃的声响。"师范好,当老师安稳。"他指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页面,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母亲则握着手机在客厅踱步,电话那头的声音从最初的热情渐渐染上焦虑:"学计算机吧,现在这行业赚钱多。"我望着窗外那棵在风中摇曳的老槐,忽然读懂了它舒展的枝桠为何能如此从容——因为根系在黑暗中自由地伸展,才能在阳光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录取通知书寄到那天,淡黄色的信封像一片秋天的落叶落在槐树下,父亲捧着通知书,指尖反复摩挲着凸起的校徽,忽然长叹一声:"你爷爷要是能看见今天就好了。"我抬头望向屋檐,看见爷爷佝偻的身影被阳光拉得很长,手里还攥着那把小铲子,木柄上的纹路已被岁月磨得光滑,原来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而那些沉默的守望,早已化作了我们脚下的基石。
开学前夜,爷爷从床底摸出一个用蓝印花布层层包裹的布包,打开来,是一支钢笔,笔帽上的铜绿斑驳,却掩盖不住笔身的温润。"这是你爸当年用过的。"爷爷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说写字要稳,就像走路,一步一步才能踩实。"我握着这支笔,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就像这棵老槐,从不为赶花期而提前绽放,只是在每个春天里,都认真地开满一树芬芳。
大学图书馆的灯光总亮到深夜,我常坐在靠窗的位置,月光透过玻璃洒在书页上,像撒了一层碎银,有时会看见爷爷蹲在槐树下挖根须的剪影,听见父亲翻动报考指南时的沙沙声,还有母亲电话里带着期盼的叮咛,原来所谓成长,就是将他人的期待酿成自己的力量,再把个人的梦想点燃成他人的希望,那些在槐树下度过的时光,早已化作血脉里的基因,让我在异乡的月光下,也能闻到熟悉的芬芳。
去年夏天回到故乡,槐树依旧开着花,只是树下坐着的不再是爷爷,而是我,邻居家的孩子蹲在地上,好奇地看着我手中的钢笔。"这是爷爷的笔。"我说,"就像这棵槐树,根扎得深,才能开更多的花。"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跑向花丛追逐蝴蝶,笑声像风铃般清脆,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忽然明白教育的真谛——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让每个生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长方式。
此刻我坐在考场里,窗外的阳光正好,钢笔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槐叶在风中轻响,我想起那些在槐树下度过的时光,想起家人期待的眼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足迹,原来生命的成长,就像这棵老槐树,深根于传统的沃土,枝叶向着未来的天空,在岁月的轮回中,年复一年地开出淡紫色的希望,那些飘散的槐香,终将成为我们生命里最恒久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