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现代诗,高考的现代诗歌大全100首
《准考证上的折痕》
准考证上的折痕
五月的雨,总来得不合时宜,
将操场上的塑胶跑道泡得发亮,
像一面映照着未来的模糊镜子。
我们,是潮水遗落在岸上的贝壳,
在教室的方寸之地,练习着沉潜与呼吸,
等待下一次浪潮的席卷。
当那带着油墨微凉的准考证分发到手中,
它的棱角硌着掌心,也硌着忐忑。
有人在背面写下誓言,笔迹用力到划破纸张;
有人用铅笔轻轻描摹翅膀,
渴望它能载着灵魂,飞离这片逼仄的天空。
我无意识地,将它的一角反复折起,再展开,
仿佛这样,就能折叠起未来无数种可能的走向。
晚自习的灯光,是城市里最后几盏不眠的星,
照亮摊开的习题集,也照亮我们日渐浓重的黑眼圈。
窗外的玉兰花开了又谢,
像一场无声的告别仪式。
我们用红笔在草稿纸上,
划出一条条通往“罗马”的康庄大道,
笔尖沙沙作响,是梦想与现实的角力。
其实我们都心知肚明,
那所谓的罗马,或许只是海市蜃楼,
但奔赴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拥有。
模拟考的铃声,是夏日午后的惊雷,
骤然劈开沉闷的空气,也劈开我们紧绷的神经。
答题卡上的选择题,是一座没有地图的迷宫,
我们戴着名为“分数”的镣铐,
在ABCD的方阵里,跳着精准而疲惫的舞。
邻座的同学,悄悄将橡皮切成小块,
在演算的间隙,堆砌一座微缩的城堡,
那是他暂时逃离现实的王国。
母亲送来的保温桶里,
莲子汤永远冒着氤氲的热气,
那是她用沉默的爱熬煮的慰藉。
父亲在电话那头,声音故作轻松:
“尽力就好,别有压力”,
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语气里的紧张。
我们把这份沉甸甸的期待,连同书本一起,
装进鼓鼓的书包,
像蜗牛背着整个世界的壳,
在知识的苔藓上,缓慢而坚定地爬行。
最后一堂课,班主任站在讲台上,
习惯性地开口:“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话音未落,她却突然哽咽,
转过身去,用粉笔板书掩饰眼角的湿润。
细碎的粉笔灰,落在她斑白的鬓角,
像一场迟来的、温柔的雪。
我们假装低头整理书包,
将所有的情感与不舍,都藏进沙沙的纸响里,
不敢抬头,怕目光一交接,整个世界就会崩溃。
考场上,石英钟的滴答声,
被无限放大,像秒针在心上行走。
我看见窗外的云,被风揉碎,又聚拢成新的形状,
像我们此刻纷繁的思绪。
忽然,鼻尖萦绕起一阵熟悉的薄荷香,
是某个午后,我与同桌分享半块橡皮时的记忆,
清凉,而悠长。
收卷的铃声响起,如释重负,又怅然若失。
我摩挲着那张已被汗水浸软的准考证,
发现它早已泛出毛边,
那些被我反复折叠的折痕里,
藏着清晨五点半路灯下的哈气,
藏着课间操时跳跃的影子,
藏着夹在课本里偷偷传阅的纸条,
更藏着,用铅笔写在桌角,不敢言说的、小小梦想。
走出考场时,盛夏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刺眼,
仿佛瞬间点亮了整个世界。
我们像一群刚挣脱束缚的鸟,
站在枝头,既为展翅高飞而雀跃,
又为未知的风雨而胆怯。
一阵风吹过,那张被折皱的准考证,
挣脱了我的手,在空中打着旋,
轻轻地,落在一株蒲公英的旁边。
它知道,该去远行了。
也许多年以后,
我们会忘记那些拗口的公式定理,
记不住复杂的历史年代,
但一定会记得,
那年夏天,空气里弥漫的青草香与粉笔灰的味道,
记得阳光下汗湿的校服,
记得课桌上那道划不开的“三八线”,
更记得,折在准考证里的,
是整个青春,最真实、最滚烫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