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2019年语文高考真题,2019年语文高考真题全国乙卷

教育 2小时前 1179

2019年语文高考真题,2019年语文高考真题全国乙卷

时光镌刻的文化密码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那道"墨痕"的阅读理解题,如同一颗投入文化长河的陨石,在无数师生心中激荡起经久不息的回响,文章里老学者轻抚古砚的细节,竟成了无数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文化图腾——墨痕深处,究竟藏着怎样的文明基因与精神密码?

当暮色染透窗棂,老学者总会将那方传承三代的端砚置于案头,砚台上的墨痕,是时光精心雕琢的年轮,每一道深浅不一的肌理,都铭刻着与文字相濡以沫的千年故事,他常抚着砚台说:"砚台是文人的精神家园,墨痕是思想的庄稼在纸上生长。"这句箴言在初听者耳中或许晦涩,但当我们真正翻开那些泛黄的书页,便会懂得墨痕里孕育的,是怎样坚韧的文化根系,那些在宣纸上晕染开的墨迹,既是汉字的骨骼,更是中华文明的血脉。

遥想故宫博物院修复师的工作场景,他们手持竹镊如拈花,在显微镜下为古籍"续命",那些被岁月蛀蚀的脆弱纸页,在他们指尖重新焕发生机,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原,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当修复笔蘸着自制的浆液轻触纸面,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开来的刹那,仿佛千年的文脉在指尖重新苏醒,这种"复活"的奇迹,何尝不是对墨痕最生动的诠释?正如修复师所言:"我们在修补纸张,更是在修补文明的断层。"

2019年语文高考真题,2019年语文高考真题全国乙卷

在江南水乡的深巷老宅,我曾邂逅一位雕版师傅,他手持刻刀在梨木板上反手雕刻,木屑纷飞间,汉字的筋骨逐渐显现,印出的书页带着松木的清香,墨色在手工宣纸上洇开,形成独特的肌理,老师傅布满老茧的手指抚过雕版:"好墨要有骨力,好纸要有呼吸。"这让我想起王羲之写字时"意在笔前,字居心后"的境界,原来真正的书写,从来不是笔墨的游戏,而是身心与文化的深度交融,每一刀一刻,都是对汉字之美的虔诚朝圣。

数字时代的浪潮,正悄然改变着墨痕的存在方式,当我们在键盘上敲击出文字,闪烁的光标取代了毛笔的提按顿挫;当电子书在屏幕上翻页,油墨的香气被电流的微弱嘶鸣所取代,但技术的革新从未改变文字的本质——敦煌藏经洞里的唐代写经,与现代人用代码编写的程序,本质上都是人类思想的载体,就像老学者擦拭砚台时所言:"墨痕会褪色,但思想的光芒永不消逝。"真正的传承,在于精神的延续而非形式的固守。

去年深冬,我在旧书市场偶得一本民国作文本,泛黄的纸页上,少年用钢笔写下的作文稚嫩却真诚,字里行间透着对文学的赤诚,最让我动容的是扉页上那句"文章千古事",墨色虽已淡去,但笔锋间的执着依然清晰可辨,这瞬间让我想起高考考场里奋笔疾书的身影,此刻的他们,何尝不是在续写着同样的文化传承?从甲骨文到简帛书,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发明,从毛笔书写到数字输入,形式在变,但中国人对文字的敬畏从未改变。

墨痕深处的秘密,或许就藏在这种代代相传的坚守里,当我们凝视那些穿越时空的墨痕,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明长河中永不熄灭的灯塔,就像老学者将砚台收进锦盒时说的:"墨痕是文人的胎记,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夕阳西下时,老学者的砚台在锦盒中静静沉淀,墨痕仿佛在等待下一个被唤醒的清晨,而我们这些后来者,终将在与墨痕的对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坐标,这或许就是2019年那道阅读题想要告诉我们的: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于形式多么古老,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让那些墨痕,在自己的生命中继续生长,当我们在键盘上敲下第一个字符时,不妨想想:我们的墨痕,将为后世留下怎样的文化密码?

江西成人高考报名网,江西成人高考报名网址
« 上一篇 2小时前
西安高考美术培训班,西安高考美术培训班哪家好
下一篇 » 1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