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2017高考卷二语文,2017高考2卷语文

教育 6小时前 1068

槐香深处

七月的骄阳如熔金般倾泻在江南小镇的青石板路上,空气里浮动着槐花甜得发腻的香气,林晚拖着行李箱站在巷口,抬头望着那扇熟悉的朱漆木门,门楣上"槐香书屋"四个字被岁月晕染得有些模糊,十年了,她终于从省城师范大学毕业,带着一纸教师资格证,回到了这个生养她的地方。

推开木门时,门框上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惊飞了檐下的几只麻雀,林晚看见陈老师正伏在柜台后批改作业,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听见声响,老人抬起头,老花镜滑到鼻尖上,浑浊的眼睛里先是闪过一丝茫然,随即绽放出惊喜的光芒:"是小晚回来了!这丫头,终于舍得回来啦!"

书屋里弥漫着旧书特有的墨香,混合着淡淡的樟脑气息,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流动的金色溪流,林晚放下行李箱,环顾四周,熟悉的木质书架顶天立地,上面整齐排列着泛黄的书页,窗边的老藤椅依旧保持着十年前的模样,只是藤条上多了几道岁月的裂痕,像老人手背上的青筋。

"陈老师,我来帮您打理书屋。"林晚轻声说,手指抚过一本《红楼梦》的封面,书页边缘已经卷起,像老人干枯的皮肤,陈老师笑着摆摆手:"你这孩子,刚毕业回来就想着工作,先歇几天。"

但林晚知道,这间书屋对陈老师而言,早已不是谋生的工具,当年陈老师从教育局退休后,用全部积蓄开了这家书屋,只为给镇上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安静的阅读角落,十年来,无论寒暑,书屋的木门总是准时在清晨七点敞开,傍晚六点轻轻合上,像一位守信的老人。

第二天清晨,林晚早早来到书屋,她擦拭着落满灰尘的书架,将散乱的书籍重新分类,阳光透过窗棂,在她忙碌的身影上跳跃,忽然,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一个小女孩探进头来,怯生生地问:"阿姨,我可以借《安徒生童话》吗?"

林晚蹲下身,微笑着说:"当然可以,不过要记得按时归还哦。"小女孩用力点点头,像只欢快的小鹿跑开了,林晚望着她的背影,忽然想起十年前的自己,那时她也是这样,每周都来书屋借书,坐在窗边的老藤椅上,一坐就是一整天,连阳光偏移都未曾察觉。

陈老师端来一杯热茶放在桌上:"这孩子叫小雅,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跟着奶奶生活,每次来借书,都要把故事讲给奶奶听。"林晚接过茶杯,袅袅热气模糊了视线,她忽然明白,这间小小的书屋,承载了多少孩子的童年梦想,也连接了多少家庭的思念。

日子在书页的翻动声中悄然流逝,林晚开始在书屋开设周末读书会,教孩子们朗读诗歌,讲述书中的故事,小雅总是坐在第一排,眼睛亮晶晶地听着,有时还会举手提出自己的见解,声音清脆如玉珠落盘,渐渐地,来读书会的孩子越来越多,小小的书屋常常座无虚席,连窗台上都坐满了人。

一个雨天的傍晚,林晚正在整理新到的图书,忽然听见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打开门,只见浑身湿透的小雅站在门口,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塑料袋,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落。"阿姨,奶奶病了,我想借本医书。"小姑娘的声音带着哭腔,像被雨水打湿的翅膀。

林晚连忙把她让进屋,从塑料袋里拿出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医书,书页已经泛黄,显然被翻阅过许多次,陈老师叹了口气:"这是镇上老中医留下的书,小雅奶奶年轻时经常来借阅,说这书比灵丹妙药还管用。"

那天晚上,林晚陪着小雅去医院看望她奶奶,昏黄的灯光下,老人躺在病床上,听着孙女读着书里的药方,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像干涸的河床终于迎来雨水,林晚忽然意识到,这间书屋不仅传递知识,更承载着人间的温情与牵挂,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转眼间,秋天到了,书屋前的槐树开始落叶,金黄的叶子铺满了小院,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地毯,陈老师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回儿子家休养,临走前,老人将书屋的钥匙郑重地交给林晚:"小晚,这间书屋就像我的孩子,拜托你了。"

林晚接过钥匙,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如千钧,她重新粉刷了墙壁,添置了新书,甚至开设了成人阅读区,渐渐地,书屋成了小镇的文化中心,退休老人来这里读报,年轻人在这里充电,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小小的空间里,涌动着无限可能。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的季节,林晚站在书屋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读者,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阳光透过槐树的缝隙,洒在"槐香书屋"的牌匾上,仿佛为这间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小屋,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风吹过,槐花簌簌落下,像一场温柔的雪。

她忽然明白,真正的传承不在于物质的延续,而在于精神的传递,就像这间书屋,就像门前的大槐树,年复一年,用枝叶庇护着一代又一代追梦的年轻人,在时光的长河里,永远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天津成人高考准考证,天津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
« 上一篇 6小时前
江苏高考查询电话,江苏高考查询电话是多少
下一篇 » 6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