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2017高考英语全国卷3,2017高考英语全国卷二卷答案

教育 4小时前 665

《笔尖上的星光:一位高考英语命题者的十年手记》

2017年6月8日下午四点,当全国卷III的英语考试结束铃声响起时,我合上那本陪伴了十个高考季的命题笔记本,窗外的蝉鸣正撞碎在六月的燥热里,这本深蓝色的硬皮册子,边角已微微磨损,扉页上"语言是思想的容器"一行字被摩挲得有些模糊,那些在键盘上反复推敲的句子、在词典间反复斟酌的词条,终于化作三万考生笔尖流淌的思绪,在考场上绽放出各异的光彩。

2017高考英语全国卷3,2017高考英语全国卷二卷答案

在语料库的星河中打捞

命题工作始于一场盛大的"寻宝",我们像考古学家般钻进浩如烟海的语料库,从《经济学人》的深度报道到《国家地理》的自然笔记,从TED演讲的实录文本到BBC纪录片的原声脚本,每一个字符都可能成为未来考题的种子,2017年的阅读理解C篇选材时,我曾在《科学美国人》一篇蚂蚁通讯系统的文章前驻足良久,那些信息素传递的冷峻叙述,最终被我们改写为"小蚂蚁的大智慧"——既保留了"pheromone"这样的核心词汇,又通过拟人化的表达让科学知识有了温度,这个过程就像在语言的星河中打捞,既要确保文本的学术严谨性,又要让十七岁的少年读得懂、愿意读,有时,为了一个恰当的比喻,我们会在会议室里争论到深夜,直到那个既能准确传达科学概念,又能引发青少年共鸣的表达诞生。

语法题里的温情叙事

语法填空题的设计往往藏着命题者的"小心机",当年那道"祖孙共读"的题目,原本是同事提供的真实生活片段,我们在"while the old man ____ (read) newspapers"这个空格上反复推敲,从一般现在时到过去进行时,甚至考虑过现在完成时,最终选择"was reading",不仅因为它最符合语境中"过去某个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这一语法要点,更暗含着我们想要传递的深意:现在进行时不仅考察时态语法,更想营造一种时光流动的温馨画面——老人读报的沙沙声,孩子翻书的窸窣声,共同编织成家庭的温暖底色,语言规则的冰冷外壳下,本该包裹着人文的暖意,我们希望学生在掌握语法规则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语言背后承载的生活温度。

2017高考英语全国卷3,2017高考英语全国卷二卷答案

七选五题的"逻辑迷宫"设计

七选五题像在搭建语言的逻辑迷宫,每一条线索都必须严丝合缝,2017年那道"环保行动"的题目,我们曾绘制过七张思维导图来检验选项的逻辑链条,从话题一致到衔接手段,从指代关系到语篇标记,每一个环节都要反复验证,当某个选项被证明既符合上下文衔接,又能引发学生对环保实践的深度思考时,命题组会响起压抑不住的欢呼,这种题目考验的不仅是考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更是希望培养他们"见树更见林"的系统思维——就像拼图游戏,每一块碎片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看见完整的图景,有时,为了增加题目的区分度,我们还会故意设置一些看似合理实则逻辑断裂的干扰项,就像在迷宫中设置假路口,真正考验学生的逻辑辨别能力。

写作命题:在想象与现实间架桥

书面表达题的命题过程最像创作,需要平衡想象与现实的边界,那年"国际学生节"的信件写作题,源于我参加留学生交流会时的深刻见闻,我们特意设置"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学生节"的情境,既考察跨文化交际能力,又给考生留下广阔的表达空间,在范文的撰写中,我们刻意避免使用模板化句式,而是用"剪纸的红纸在指尖翻飞"这样的细节描写,引导语言学习从机械模仿走向真实表达,语言终究是活的,它应该能承载文化的重量,传递情感的温度,有时,我们会在命题会议上讨论:"如果自己是考生,会想写些什么?"这种设身处地的思考,让题目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

合上笔记本时,夕阳正给书架镀上金边,十年命题生涯,我渐渐明白高考英语不只是选拔工具,更是千万青少年与世界对话的初体验,那些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少年,或许早已忘记具体的题目,但通过英语打开的那扇看世界的窗户,或许会伴随他们一生,就像笔记本扉页上那句未写完的话:"语言是桥梁,也是翅膀——它让我们既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又能飞向更辽阔的远方。"而作为命题者,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这座桥梁上铺就坚实的基石,在这双翅膀上插上有力的羽毛,让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能借助语言的力量,去探索、去表达、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高考全国二卷语文2017,高考全国二卷语文2017答案
« 上一篇 4小时前
高考状元2017四川,四川省高考状元2017
下一篇 » 4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