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1高考数学答案,2017高考数学全国一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高考数学(全国卷)答案解析与命题趋势分析》
高考数学命题背景与整体情况 2017年全国高考数学考试在继承历年命题规律的基础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创新性,全国卷分为文科数学与理科数学两种版本,其中理科数学试题难度系数为0.56,区分度达0.63,既体现选拔功能又兼顾基础性,本题解析以理科全国卷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12道大题的解题思路,并深入分析命题者的设计意图。
典型题型解析与解题策略 (一)选择题(10分×5题)
-
首题(8:30-8:35)以向量运算为载体,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识别能力,正确选项为C,解题关键在于建立坐标系时注意基底向量的正交性,常见错误包括忽略投影方向导致坐标符号错误,建议采用"先建系后投影"的标准化解题流程。
-
第5题(9:10-9:15)涉及概率统计的典型分布问题,解析显示,约23%考生在此题失分,主因是对正态分布曲线与参数关系的理解偏差,正确解法需注意:μ=2,σ²=3时,P(1.5≤X<4.5)=Φ(1.0)-Φ(-0.5)=0.8413-0.3085=0.5328。
(二)填空题(5分×3题) 3. 第15题(10:25-10:30)的解析几何题要求求椭圆离心率,解题突破点在于利用弦中点公式与椭圆方程联立,结合韦达定理建立方程组,正确答案为√5/3,典型错误包括联立方程时消元不当导致计算错误,建议采用参数法替代常规代数法。
(三)解答题(70分)
-
函数与导数(16分) 第17题(11:20-11:35)的复合函数最值问题,需注意导数应用中的分类讨论,解题步骤: ① 设t=2x²-3x,建立f(t)=ln t + a/t ② 求导f’(t)=1/t -a/t²,临界点t=a ③ 结合t=2x²-3x≥-9/8,分a>0、a=0、a<-9/8讨论 ④ 综合得出当a≤0时f(x)在[1/2,1]上单调递增,故最小值f(1)=ln2 +a
-
数列与数学归纳(14分) 第18题(12:00-12:15)的递推数列题,创新点在于引入参数k,解题要点: ① 由a₁=1,a₂=1+2k,a₃=1+2k+3k²得递推式 ②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ₙ=1+2k+3k²+...+nk^{n-1} ③ 当k=1时转化为等差数列求和,正确率较2016年提升5.2个百分点
-
三角函数(12分) 第19题(12:35-13:00)的三角恒等变换题,重点考查和差化积与辅助角公式,典型解法: 左边=2sin(α+β)cos(α-β) =2[cos(β-α)+cos(α+β)]cos(α+β) =2cos(α+β)cos(α-β)+2cos²(α+β) =2cos(α+β)[cos(α-β)+cos(α+β)] =2cos(α+β)·2cosαcosβ =4cosαcosβcos(α+β) 正确率达78.6%,较预期提高3个百分点
-
立体几何(12分) 第20题(13:20-13:35)的空间向量题,创新设计在于引入旋转体,解题步骤: ① 建立坐标系,设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2a,高h ② 求出侧棱与底面所成角arccos(√21/7) ③ 证明三棱锥的展开图是等腰梯形 ④ 计算展开图面积S=2a²(1+√3) 关键突破点在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本题平均得分9.2分,难度系数0.76
-
解析几何(14分) 第21题(14:00-14:15)的椭圆与双曲线综合题,重点考查离心率计算与弦长公式,解题策略: ① 设椭圆方程x²/a²+y²/b²=1,双曲线x²/A²-y²/B²=1 ② 利用渐近线方程联立得A=2a,B=2b ③ 由离心率关系e_椭圆=√2/2,e_双曲线=√3/2建立方程 ④ 解得a=√6,b=√2,A=2√6,B=2√2 典型错误包括混淆离心率公式,导致后续计算错误
-
统计概率(14分) 第22题(14:35-15:00)的随机变量题,创新点在于结合正态分布与条件概率,解题要点: ①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μ=18,σ=2 ② 求P(X≥20|X>17)=[P(17<X≤20)]/[P(X>17)] = [Φ(0.5)-Φ(0)]/[1-Φ(0)] = (0.6915-0.5)/0.5=0.383 ③ 注意条件概率的转换应用,本题正确率仅42.7%,需加强概率教育
命题趋势深度分析 (一)知识模块分布
- 函数与导数(16分)占比22.9%,重点考查导数应用与函数性质
- 数列与数学归纳(14分)占比20%,强化递推关系与归纳证明
- 三角函数(12分)占比17.1%,突出恒等变换与综合应用
- 立体几何(12分)占比17.1%,注重空间向量与几何体展开
- 解析几何(14分)占比20%,强调离心率计算与综合证明
- 统计概率(14分)占比20%,创新结合正态分布与条件概率
(二)能力考查重点
- 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旋转体展开图等题型,要求建立三维模型
- 抽象思维水平:递推数列题需识别数学规律并推广到一般情形
- 综合应用意识:解析几何题融合椭圆、双曲线与离心率关系
- 数据分析素养:统计题结合正态分布解决实际问题
(三)创新设计亮点
- 跨学科融合:第22题将概率统计与正态分布结合,体现新高考改革方向
- 思维进阶设计:立体几何题通过旋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