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在常州高考,在常州高考350分能上大专吗

教育 2小时前 734

一场与古城的青春对话

高考前最后一夜,常州城悄然浸在初夏薄凉的雨雾里,我推开窗,湿润的风裹挟着玉兰的清冽幽香扑面而来,楼下青石板路泛着幽微的光,映照出这座古城千年未变的从容底色,这是我十八年来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触摸到城市的脉搏——它像一位温厚的长者,将无数个如我这般少年的梦想,静静收纳在运河的波光与青果巷的黛瓦之间,任时光流淌,却始终守护着最初的赤诚。

在常州高考,在常州高考350分能上大专吗

清晨五点半,天色未明,母亲已将温热的豆浆和刚出笼的蟹黄小笼包端上桌,常州人管高考叫"大考",家家户户都藏着这样的默契:用最地道的家乡味道,为考生讨个"高中"的彩头,蟹黄小笼包的褶皱如细密的针脚,轻轻咬开,滚烫的汤汁在舌尖绽开,那是记忆里最熟悉的咸鲜,混合着父亲特意从焦溪古镇带来的酱鸭醇厚香气,忽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走进市一中时的忐忑,那时的校门口,两株百年银杏正落满一地金黄,像极了此刻铺在书桌上的阳光,温暖而充满力量,仿佛在说:不必慌张,你早已被这座城市的底蕴滋养。

考场设在市三中,穿过红梅公园的林荫道时,晨雾尚未散尽,遛鸟的老人提着画眉笼子从身边走过,鸟鸣声清越地撞碎在湿润的空气里,与远处天宁寺的晨钟遥相呼应,这座将吴侬软语与市井烟火巧妙融合的城市,总能在最紧张的时刻,给人意想不到的慰藉,我看见穿校服的同学们三三两两走过,有人默背古诗文,有人互相击掌打气,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相似的专注,却又透着常州人特有的淡定——就像我们常吃的加蟹小笼包,褶皱里藏着满满的期待,却不张扬,内敛中自有乾坤。

走进考场,监考老师是位头发花白的本地教师,她接过准考证时轻声说:"莫慌,常州伢子向来灵光。"这句话像一颗定心丸,让我想起班主任常说的:"在常州读书,要学会从青果巷的砖缝里读历史,从运河的浪花里悟韧性。"是啊,这座被季子风骨浸润的城市,从季子"延陵季子"的诚信传说,到盛宣怀实业救国的担当,再到如今现代工业的精巧严谨,从来都教会我们在压力中保持从容,在挑战中寻求突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真正的强大,是历经风雨后的温润坚定。

数学考试结束时,突降暴雨,我站在教学楼走廊上,看着雨幕中的红梅阁飞檐斗拱,雨水顺着瓦当滴落,在地面溅起细碎的水花,忽然想起地理课上老师讲过: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北枕长江,南望太湖,西靠茅山,东连太湖,自古便是风水宝地,这座城市的底气,或许正源于它既得山水之灵秀,又兼交通之便利的包容胸怀,就像此刻的雨,来得猛烈,却也洗去了空气中的燥热,让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原来,挑战与成长,本就是一体的两面。

最后一门英语结束的铃声响起时,夕阳正将整座城市染成温暖的橘金色,我背着书包走出校门,看见运河里的货船正缓缓驶过,船工的号子与路边茶馆里的评弹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古老的歌谣,忽然明白,高考于我们而言,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一个渡口,就像常州人对待龙城宴的讲究——既有东坡肉的醇厚,又有水晶虾仁的清爽,更有网油卷的甜香,人生的滋味,本就该在千回百转中慢慢体味,有高潮迭起,也有细水长流。

夜色渐浓,我沿着古运河漫步,两岸的灯火次第亮起,映在水面上如碎金闪烁,晚风拂过,带着白兰花淡淡的芬芳,这座古城用它特有的温柔,拥抱着每一个追梦的少年,而我们,终将带着这份来自龙城的馈赠——玉兰的坚韧、小笼包的精致、运河的包容,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因为在这里,我们早已学会:真正的成长,不是战胜考试,而是在这座城市的滋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带着它的印记,从容奔赴下一场山海。

郑州艺术高考,郑州艺术高考文化课辅导
« 上一篇 2小时前
高考 重庆 新闻,重庆高考新闻报道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