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注 高考,注高考学生祝福语

教育 1小时前 892

《笔尖下的渡口》

六月的蝉鸣,酷似一把生锈的锯子,在滚烫的空气里来回拉扯,发出令人心焦的嘶鸣,考场里静得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林晓坐在其中,指尖的汗水悄然洇湿了准考证的边角,晕开一小片深色的云,她望着作文题——“渡口”,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三年前那个同样燥热的午后。

村口的老槐树投下斑驳的树影,父亲就蹲在那片光影里,将一沓用塑料袋裹了又裹的学费塞进她手里,那钱带着他掌心的温度和粗粝的茧子,磨得她手背生疼,旱烟袋在青石板上磕了磕,发出沉闷的响声,父亲吐出一口烟,混着泥土的芬芳,他说:“城里学校的老师不一样,咱家祖坟冒青烟,出个大学生。”那时的林晓,尚不懂父亲口中“渡口”的深意,只当它是通往远方的一座独木桥,摇摇晃晃,却又充满诱惑。

现实的浪头很快拍打上来,第一次月考,她攥着全班倒数的成绩单,在教师办公室外,清晰地听见班主任对其他老师说:“农村孩子底子薄,能念到高中就不错了。”那句话,像一根冰冷的针,扎进了她本就脆弱的自尊里,她开始明白,渡口并非坦途,而是湍急的河流。

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深深的折痕,林晓的思绪回到了当下,她想起自己将“锄禾日当午”误写成“锄禾日当土”时,同桌那个城里女孩捂着嘴,毫不掩饰的笑声,从那天起,她的世界被重新分割,天不亮,她就爬到教学楼后的小山坡上,迎着晨曦背诵课文,冰冷的露水打湿裤管,像无数根细针,贴着皮肤,带来清醒的刺痛,有次数学晚自习,复杂的解析几何图形让她急红了眼,前桌的男生递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看,辅助线就像我们老家田埂上的小路,弯弯绕绕,总能走到头。”那张纸条,如今还夹在她的数学笔记本里,边角已被岁月磨得发白,成了她无声的战友。

注 高考,注高考学生祝福语

林-晓深吸一口气,在答题卡上郑重地写下第一个字,她写村口那条被拖拉机年复一年轧出深深车辙的土路,那是她童年奔跑的轨迹;写母亲在煤油灯下,连夜为她纳的千层底布鞋,针脚细密,盛满了无言的牵挂;写父亲为了给她攒资料费,在镇上的建筑工地搬了三个月砖,脊梁被烈日晒得黝黑,像一张饱经风霜的弓,她写那些被同学嘲笑的乡土口音,写第一次用电脑时笨拙地敲坏键盘的窘迫,写无数个深夜,宿舍熄灯后,她在走廊昏黄的路灯下,与孤影为伴,刷题到天明的身影。

“时间到。”监考老师的声音如同惊雷,将林晓从回忆中惊醒,她放下笔,掌心一片濡湿,走出考场,刺眼的阳光让她眯起了眼,父亲就站在那片灼热的阳光下,白衬衫的后背洇出一大片汗渍,像一幅地图,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保温杯,那是她上初中时,父亲用攒了半年钱买的奖杯,杯身的光泽已暗淡,却被他改装成了最贴心的暖水瓶。

“考得咋样?”父亲搓着手,掌心的老茧比三年前更厚、更硬了,像一块历经风霜的树皮,林晓的鼻子忽然一酸,那些被刻意压下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父亲为了省下路费,三年只回过两次家;母亲每次打电话,总在电话那头重复着“家里都好”,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直到她生日那天,才托人捎来一双亲手缝制的、带着樟脑丸味的棉手套。

“爸,”她接过保温杯,金属的冰凉与父亲粗糙的手指形成鲜明对比,“我好像找到渡口了。”父亲愣住了,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随即,他咧开嘴,露出一口被烟熏得微黄的牙齿,缺了颗牙的缝隙里,挤出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那就好,那就好。”

成绩公布那天,林晓挤在镇上唯一一家网吧的人群里,屏幕上滚动的数字像一条奔腾的河,直到“林晓”后面跟着那四个让她梦寐以求的字——“北京大学”,她才敢确定,这不是幻觉,她疯了一样跑回村子,跑到村口的老槐树下,父亲正蹲在那里,旱烟袋在嘴边一明一暗,看见她跑来,他慌忙把烟头在鞋底上碾灭,烟尘在阳光下飞舞。

注 高考,注高考学生祝福语

“考上了?”父亲的声音有些发抖,带着不敢置信的期盼,林晓用力点头,滚烫的泪珠砸在脚下的尘土里,晕开小小的深色斑点,父亲蹲下身,像小时候那样,用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笨拙地摸了摸她的头,那熟悉的硌人感,此刻却让她感到无比的踏实与温暖。

多年后,林晓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她在教室的墙上贴了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用红笔郑重地标出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从那个偏远的小山村,到首都的未名湖畔,她给学生们讲“渡口”的故事,讲那个穿着布鞋的女孩,如何在无数个深夜里,用一支笔、一盏灯,为自己搭建起一座通往远方的桥梁。

“老师,”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手,清澈的眼睛里满是好奇,“渡口是不是很苦?”

林晓望着窗外连绵的群山,山风拂过,送来草木的清香,她想起了父亲那句朴实的话,想起了那些在路灯下苦读的夜晚,想起了此刻讲台下孩子们求知的脸庞。

她笑了,眼角泛起温柔的涟漪。

“苦,”她轻声回答,声音里却充满了力量,“但渡过河的风景,值得用一生去回味。”

高考夂,高考各科分数满分多少
« 上一篇 2小时前
熵高考,熵高考语文作文
下一篇 » 1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