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高考发挥失常怎么办,高考发挥失常怎么办知乎

教育 1小时前 1139

落榜之后,人生的新考场

当高考结束的铃声刺破考场里紧绷的空气,林远握着笔的手指,早已被汗水浸得有些发滑,他缓缓合上笔帽,那清脆的“咔哒”声,在一片死寂中显得格外突兀,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窗外的蝉鸣、监考老师踱步的沙沙声,都隔着一层无形的玻璃,模糊而遥远,他心头的预感,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缓缓坠入冰冷的深渊。

成绩公布那天,家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林远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手机屏幕的光,是他唯一的光源,母亲的敲门声由轻到重,夹杂着担忧的呼唤,最终化作了门外一声压抑的叹息,他深吸一口气,指尖颤抖着点开了那个承载了三年青春的查询页面,屏幕上跳出的数字,像一根冰冷的针,瞬间刺痛了他的双眼——比预估的分数线整整低了五十分。

那一瞬间,无数个画面在脑海中闪回: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深夜,窗外从漆黑到鱼肚白;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反复演算的公式;班主任拍着他肩膀,眼中满是期许地说:“林远,你是清华的苗子”……所有的期待,此刻都碎成了一地锋利的玻璃渣,扎得他生疼。

“没关系,复读一年就好了。”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平静得有些疏离,像是在陈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事实,这平静反而让林远的眼眶瞬间红了,他怕的,从来不是复读本身那枯燥的岁月,而是怕再次辜负那些沉甸甸的、几乎将他托举的期待,他想起了邻居张阿姨家的孩子,复读一年,压力如山,最终整夜失眠,精神崩溃,连二本线都没过;他想起了表哥,因为一次模拟考失利,将自己锁在房间里三天三夜,出来时,眼神里的光也熄灭了,复读,真的是那条唯一的、正确的出路吗?

几天后,为了排解心中的郁结,林远漫无目的地走进公园,在一棵老樟树下的长椅上坐下,一位头发花白的退休教师坐在他旁边,见他眉头紧锁,神色黯然,便主动攀谈起来,老人温和地听完他的倾诉,没有说那些空洞的安慰,只是缓缓指向不远处的广场。

“你看那个学轮滑的小家伙,”老人笑着说,“已经摔了七八次了,但每次爬起来,脸上都带着笑,人生啊,就像学轮滑,重要的不是第一次是否站稳,而是摔倒了,有没有勇气拍拍尘土,再试一次,高考很重要,但它不是人生的终点站,更不是衡量你价值的唯一标尺。”

老人的话,像一道穿透云层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照进了林远冰封的心里,他开始重新审视这场“失败”,高考发挥失常,或许不是命运的惩罚,而是一次强行扭转航向的契机,他想起了高二那年,心血来潮用手机拍下的一段老街修鞋匠的短片,画面粗糙,镜头摇晃,却真实记录了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和岁月的痕迹,那部“作品”,竟意外地获得了学校艺术节的一等奖,那一刻,他豁然开朗:自己的人生,或许不该只有一条被预设好的“标准赛道”。

林远开始勇敢地推开一扇扇新世界的大门,他报名参加了影视制作培训班,从镜头语言、构图运镜到蒙太奇剪辑,每一个新知识都让他兴奋不已;他利用周末去社区做志愿者,用镜头记录下独居老人的生活片段,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他甚至开通了一个个人博客,将生活中的观察与思考,变成一行行真诚的文字,渐渐地,他发现,当一个人挣脱了单一目标的枷锁,生命反而会释放出意想不到的潜能,像一株被压抑已久的植物,终于找到了向阳生长的方向。

半年后,林远自编自导的一部城市流浪猫的温情短片,在一个青年影展上获得了优秀奖,站在领奖台上,聚光灯下,他看着台下闪烁的星光,内心无比平静,他忽然彻悟:高考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或许会淋湿你,让你狼狈不堪,但雨过天晴后,你才能看见别人未曾注意过的彩虹,真正的考场,从来不在那间坐了三年的教室里,而在每一次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勇气里,在对生活依然抱有热爱的执着里。

后来,林远凭借优秀的作品集,成功考取了一所知名传媒大学的编导专业,在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真诚地说道:“感谢那场‘失败’的高考,它让我明白,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重要的不是你此刻站在哪里,而是你是否愿意一直向前走,去探索属于自己的风景。”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那个能让自己全力以赴、心无旁骛的考场。

高考的失利,确实是一段痛苦的旅程,但穿过黑暗,或许就是更广阔的天地,就像蝴蝶破茧前,必须经历漫长的挣扎与积蓄,那些看似走投无路的时刻,往往是为日后的飞翔积蓄力量,重要的不是你考了多少分,而是你是否愿意相信:无论结果如何,你手中都握着一支笔,有能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

毕竟,人生这场考试,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敢于在逆境中重新定义自己,并勇敢奔赴下一场山海的人。

2017高考3卷理综,2017高考三卷理综答案
« 上一篇 1小时前
2017语文高考全国1卷,高考2017语文全国一卷
下一篇 » 57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