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高考困难,高考困难省份排行榜

教育 55分钟前 1046

《六月熔炉》

六月的空气里浮动着一种特殊的燥热,那是柏油路被烈日炙烤后散发的焦糊味,混杂着槐花甜腻的香气,更裹挟着千万个家庭无声的焦虑,高考倒计时的数字像烧红的烙铁,一天天烫在每个人的心上,对十八岁的林晓来说,这场考试不是通往未来的桥梁,而是一座悬在深渊之上的独木桥,每一步都踩着刀锋,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无底深渊。

林晓的书桌抽屉里藏着三张揉皱的模拟考成绩单,分数像钝刀子割肉,缓慢而持续地消磨着她的信心,母亲每天凌晨五点起床熬粥,瓷勺碰撞瓷碗的叮当声是她一天中最熟悉的序曲;父亲把烟瘾戒了,却养成了在客厅踱步的习惯,皮鞋与地板摩擦的沙沙声总在她深夜刷题时准时响起,这些无声的关怀像密不透风的茧,让她喘不过气,她曾在日记里写下:"我害怕的不是考不好,而是看到他们眼中的光熄灭,那光芒曾照亮我整个童年,如今却因我而黯淡。"

班主任老陈是个戴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总爱穿洗得发白的衬衫,袖口还沾着粉笔灰,他把林晓叫到办公室时,窗外的玉兰花正在凋谢。"知道为什么玉兰花先开败的,反而能结出更饱满的果实吗?"他指着枝头青涩的蓓蕾,"压力有时候是养料,有时候是枷锁,区别在于你把它当成什么。"老陈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叩击,发出规律的声响,像某种神秘的密码,林晓突然想起物理课上的共振频率——当外力的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相同时,会产生最强烈的振动,或许,她需要的不是对抗压力,而是找到与它共舞的节奏。

离高考还有三十天时,林晓在洗手间隔间里听到了隔壁班女生的哭声,那压抑的呜咽像一把锥子,刺破了所有假装坚强的表象,原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战场上厮杀:有人深夜在操场跑步到呕吐,肺部火辣辣地疼;有人把错题本翻得卷了边,边角都磨出了毛边;有人在走廊角落里用指甲在墙上刻下"加油",字迹深深浅浅,刻下了青春的倔强,林晓突然明白,高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役,而是一代人共同的成人礼,那些在题海中挣扎的夜晚,那些在迷茫中咬紧牙关的时刻,都在悄悄锻造着他们对抗世界的铠甲。

最后一节晚自习,教室里只剩下风扇转动的嗡鸣,像一只疲倦的夏蝉在低鸣,林晓望着窗外漫天星斗,突然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夏夜的萤火虫像流动的星河,那时她觉得整个世界都闪闪发光,后来被城市的霓虹灯弄花了眼,忘记了最本真的光芒,她翻开崭新的错题本,在扉页写下:"不为结果焦虑,只为此刻全力以赴,笔尖划过的每一道题,都是写给未来的情书。"

走进考场的那一刻,林晓深吸一口气,闻到了熟悉的消毒水味道,那气味曾让她紧张,如今却带来一种奇异的安定感,当铃声响起,她拿起笔的瞬间,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那些曾经让她辗转难眠的公式定理,此刻像老朋友般在脑海中列队待命,她想起老陈说的话,想起玉兰花蓓蕾上的露珠,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的光;想起母亲熬粥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镜片后的关切眼神;想起所有温暖而坚定的力量,笔尖划过答题卡的沙沙声,是她写给青春最动人的情书,每一个字都浸透着奋斗的汗水。

成绩公布那天,林晓没有第一时间查分数,她去了小时候常去的河边,看着孩子们在浅滩上追逐嬉戏,水花溅起又落下,像极了他们跌宕起伏的青春,突然懂得高考的意义不在于一纸通知书,而在于这段被汗水浇灌的岁月里,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与压力共处,如何在黑暗中为自己点亮星光,当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时,她才拿出手机,屏幕上的数字像一颗颗饱满的稻穗,在金色的余晖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那是她用无数个日夜的坚持,种下的希望。

六月的风依旧燥热,吹拂过林晓的短发,带着青草与泥土的芬芳,她知道,那些在熔炉中淬炼过的青春,终将长成参天大树,根系深深扎进过往的土壤,枝叶却向着更广阔的天空伸展,而她,已经准备好迎接属于自己的盛夏,那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带着蝉鸣、星光,和永不褪色的勇气。

高考论述文,高考论述文阅读题及答案
« 上一篇 1小时前
中戏高考,中戏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下一篇 » 45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