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高考数学2017重庆,2017重庆数学高考21题

教育 2小时前 1120

高考数学2017重庆,2017重庆数学高考21题

最后一道题的形状

考场里只有风扇在头顶嗡鸣,像一只疲倦的夏蝉,有气无气地拖着长音,我盯着试卷上最后一道大题,那道解析几何题的图形在眼前扭曲成一片模糊的线条,坐标系里的点、线、曲线,像被雨水打湿的墨迹,在稿纸上晕开一片混沌。

时针指向下午三点十五分,距离交卷还有四十五分钟,前五道选择题和三道填空题,我已经在草稿纸上反复验算过三遍,答案像被订书机钉在纸上,再不会移动,但最后一道题,分值二十分,像横在面前的一道深渊,而我手里只有一根脆弱的稻草。

写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2/2,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最大值为1+√2。(Ⅰ)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Ⅱ)设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OA⊥OB,求线段AB长度的最小值。

草稿纸上已经画了三个坐标系,第一个坐标系里的椭圆被我画成了一个憨态可掬的圆形,第二个又瘦得像一条风干的鱼,橡皮屑在桌角堆成一座微型雪山,窗外的蝉鸣突然尖锐起来,像一根细针,刺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我想起高三开学时,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那行粉笔字,字迹苍劲有力:“解析几何是代数的形状,代数是几何的语言。”那时我还不解其意,直到第一次月考,我在解析几何题上得了零分,老师在卷子旁边画了个哭脸,旁边写着一行小字:“你的点和线都在迷路。”

后来,每个放学后的黄昏,我独自留在教室里做题,直到保安锁门,月光如水银般透过窗户,洒在摊开的练习册上,那些抛物线、双曲线在黑暗里泛着微光,我渐渐发现,每道题都有它独特的形状——椭圆像被岁月压扁的记忆,双曲线像张开迎接未来的两翼,而抛物线,总是朝着某个既定的方向,义无反顾地延伸。

我重新聚焦于题目里的“离心率√2/2”和“最大距离1+√2”,老师的话在耳边回响:“离心率,是椭圆的扁度。”设椭圆方程为x²/a² + y²/b² = 1,离心率e = c/a = √2/2,所以c = a√2/2,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最大值为a + c,即a + a√2/2 = a(1 + √2/2) = 1 + √2,解得a = 2,b² = a² - c² = 4 - 2 = 2,第一问的答案,像沉在水底的石头,终于被我打捞上来:x²/4 + y²/2 = 1。

第二问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设直线l的方程为y = kx + m,与椭圆联立,整理得(2k² + 1)x² + 4kmx + 2m² - 4 = 0,OA⊥OB的条件是向量点积为零,即x₁x₂ + y₁y₂ = 0,将y₁ = kx₁ + m,y₂ = kx₂ + m代入,展开后得到(1 + k²)x₁x₂ + km(x₁ + x₂) + m² = 0,套用韦达定理,将x₁+x₂与x₁x₂的表达式代入,经过一番繁琐的代数运算,最终得到m² = 2k²/(k² + 1),接下来是AB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 + k²)·|x₁ - x₂|,平方后是(1 + k²)[(x₁ + x₂)² - 4x₁x₂],我将所有代入、化简,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像春蚕在寂静的夜里,不知疲倦地啃食着桑叶。

汗水顺着鬓角滑落,滴在试卷上,晕开一个淡淡的圆点,在这一刻,我忽然醍醐灌顶:这些看似枯燥的代数运算,其实是在用另一种语言,一笔一画地描摹着图形的形状,m与k的关系,在坐标系中勾勒出一条优美的双曲线;AB长度的表达式,则像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而OA⊥OB的条件,宛如两条垂直的直线,在无尽的坐标系中,注定有一次优雅的相遇。

当AB长度的最小值最终化简为2√6/3时,窗外的蝉鸣戛然而止,风扇还在头顶转动,但声音似乎变得柔和了许多,我抬起头,看见监考老师正踱到窗边,阳光透过他的眼镜片,在他脸上投下两片温暖而安详的阴影。

交卷铃响时,我郑重地将试卷叠好,放进透明的文件袋,走出考场,夏日的热浪扑面而来,但我心中却如被清泉涤荡过一般,澄澈而安宁,那些曾经让我头疼欲裂的公式与定理,此刻都仿佛拥有了生命与温度——它们是严谨的代数形状,也是我们滚烫的青春形状,是我们在无数个与星辰为伴的深夜里,用笔尖的沙沙声和额角的汗水,一笔一画精心描摹出的,通往未来的那条独一无二的路。

19年高考语文试卷,19年高考语文试卷1
« 上一篇 3小时前
刘昊然高考分数,刘昊然高考分数算高吗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