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五月天高考,五月天高考励志歌曲

教育 1周前 (11-13) 936

《五月天:在青春的考卷上,我们都是执笔者》

六月的晚风裹挟着栀子花的甜香,穿过梧桐叶的罅隙,轻柔地拂过堆叠如山的课桌,讲台上,班主任手中的红笔敲击着黑板,声音清脆而急促:"最后二十天,拼了!"窗外的蝉鸣骤然拔高,刺破耳膜,仿佛无数颗心脏在胸腔里激烈地擂动,那是2003年的盛夏,我和千万中国学子一同站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桥下是奔流不息的时光,桥上是迷雾笼罩的远方,就在那时,我的随身听里循环播放着五月天的《时光机》,"想穿梭回到过去,让故事继续"的旋律,成了那个夏天最温柔的注脚。

那时的五月天,于我们而言,并非聚光灯下光芒万丈的摇滚偶像,而是藏在课桌抽屉深处的秘密伙伴,阿信的嗓音如同一把温润的刻刀,精准地剖开青春期所有迷茫的褶皱;怪兽的吉他弦拨动着每个少年不甘平庸的灵魂,在寂静的教室里掀起无形的波澜;石头的贝斯低吟是深夜刷题时最坚实的背景音,像潮汐般抚平焦虑的棱角;冠佑的鼓点踩着心跳的节奏,一次次提醒我们别在黎明前倒下;玛莎的键盘则像数学公式里精妙的辅助线,为混乱的青春指引出意想不到的轨迹,他们的歌从来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用来熬过那些"五三"习题册里爬满红叉的漫漫长夜,是用来支撑眼皮打架却依然不肯放下的笔杆,是在无数个自我怀疑的瞬间,递来的无声拥抱。

高考前三天,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翻到鲜红的"3",晚自习的铃声尚未落定,班长突然打开多媒体,熟悉的前奏响起——《倔强》的旋律瞬间填满了整个教室,歌声中,"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的歌词在空气里发酵、膨胀,前排的女生悄悄抹去眼角的泪,后排的男生将拳头攥得咯咯作响,指节泛白,我望着窗外清冷的月光,突然想起阿信在《第二人生》里写下的句子:"就算失望不能绝望",我们是被应试教育打磨成统一规格的零件,却在五月天的音乐里,重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棱角与锋芒。

考试当天,母亲往我包里塞了满满一把巧克力,低声说"补充能量",指尖触到口袋里的歌词本,扉页上是工整抄录的《顽固》:"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走进考场时,隔壁班传来若有若无的哼唱,是《温柔》的旋律,"不知道不明了不想要为什么我的心",那种感觉就像穿着不合脚的鞋却要跑完一场马拉松,但至少,鞋里垫着五月天的歌词,让每一步都走得不那么硌脚,当语文试卷发下,笔尖触及纸张的刹那,《知足》的歌词突然在脑海中浮现:"怎么去拥有,一道光",或许高考就是我们青春里那道光,不管最终能否照亮前路,至少我们曾拼尽全力追逐过它的温度。

查分那天,我守在学校附近的网吧里,屏幕刷新的频率比心跳更快,当那个数字跳入眼帘时,我没有哭,也没有笑,只是耳机里恰好放到《突然好想你》:"最怕回忆突然翻滚绞痛着不平息",刹那间,无数画面涌上心头:晨读时偷偷传唱《如烟》的清晨,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书页上;晚自习后和室友合唱《诺亚方舟》的夜晚,星光洒在年轻的脸庞;模考失利后靠着《憨人》里"咸鱼也要有咸鱼的梦想"重新振作的瞬间,眼神里的倔强比灯光更亮,五月天的歌像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定格了我们这些普通人在高考这条漫长路上留下的歪歪扭扭却无比真实的脚印。

如今二十年光阴弹指而过,我早已不再是那个为高考彻夜难眠的少年,偶然路过大学校园,广播里正放着《好好》:"当我还在幻想,未来哪个更好",熟悉的旋律突然让眼眶温热,我们总以为高考是青春的终点,后来才明白,它只是人生这场漫长考试的第一道大题,而五月天的音乐,就像那支永远写不完的笔,帮我们在人生的答卷上,写下属于自己的倔强与温柔,也写下那些未曾言说的遗憾与不甘。

在这个依然有无数年轻人奔赴高考考场的六月,五月天的歌依然在某个角落循环播放,他们唱的从来不是空洞的励志口号,而是每个普通人在现实夹缝中的挣扎与不灭的希望,就像阿信在《如果我们不曾相遇》里写的那样:"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我们感谢那些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日夜,感谢那些与五月天音乐相伴的青春,更感谢那个在时光机里不曾放弃的自己,毕竟,在人生的考场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命题人,而五月天,永远是我们最默契的监考官,见证着每一笔真诚的书写,也守护着每一颗不肯妥协的心。

四川考卷2017高考,2017年四川高考卷
« 上一篇 1周前 (11-13)
高考 江西师大附中,江西师大附中高考2020年
下一篇 » 1周前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