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高考的作文,有关诚信高考作文
《笔尖下的星光》
六月的微风尚未送来盛夏的燥热,教学楼的玻璃窗却已筛下斑驳的光影,在课桌上织就流动的金网,林小满握着笔的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桌角"诚信应考"的红色标语如一团不灭的火焰,在静谧的空气里无声跃动,这场即将到来的考试,于她而言不仅是十八岁的成人礼,更是对十年寒窗的庄严答卷——而心底最深处,还沉淀着爷爷临终前那句如钟磬般的话语:"做人比做题要紧,字歪了能改,心歪了就扶不直了。"
教室里,吊扇的嗡鸣与窗外的蝉鸣交织成网,前排女生正用发卡巧妙地夹着折叠成小抄的纸条,金属的反光在监考老师余光的边缘惊鸿一瞥,林小满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校服袖口,那里藏着奶奶连夜缝制的"平安"二字,针脚细密如老人眼角的皱纹,三个月前,爷爷就在这间教室里突然倒下,听说是为了给留守儿童补课累坏了身子,老人总说:"知识是照亮黑暗的灯,可做人得是稳稳的灯柱,灯柱若歪了,灯光再亮也照不远。"
开考铃声如利刃划破空气,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展开试卷,数学压轴题的解析几何分值高达12分,恰是她反复演练的题型,笔尖在草稿纸上沙沙游走,坐标系逐渐清晰,可当她在计算中触及那个隐蔽的陷阱时,额角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上周老师才强调过这个知识点,全班仅三成同学真正掌握。
"时间快到了。"后排传来压抑的叹息,林小满抬眼,看见前排女生正慌乱地将小抄塞回笔袋,监考老师踱步至窗边,阳光在他挺直的脊背上勾勒出剪影,刹那间,爷爷批改作业的模样浮现在眼前:老花镜滑到鼻尖,红笔在错题旁画着哭脸与笑脸,旁边总批注着"诚信是知识的秤砣,称得出学问的轻重,也量得出人品的高低。"
她毅然划掉草稿纸上错误的思路,重新开始推导,当终考铃声再次响起时,她刚好写完最后一步证明,看着空白的答题卡,竟有种如释重负的轻盈,交卷时,监考老师忽然叫住她:"林小满同学,刚才你似乎在最后一题上很纠结?"
"是的,我发现犯了典型错误,所以重新算了。"林小满脸颊微烫,"可能来不及了。"
老师微笑颔首:"我注意你很久了,从开考就全神贯注,高考考的是知识,更是品格,你爷爷生前常来学校,他说咱们学校的孩子,骨头里得带着钢性。"
走出考场,夏日的晚风带着槐花的甜香拂过面颊,校门口的老槐树下,奶奶正捧着保温桶伫立,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棵沉默的守望树。"奶奶,考完了。"她跑过去,却发现老人眼角闪着泪光。
"刚才你老师来家里了,"奶奶拭去眼角的湿润,"他说你爷爷在天上看着呢,你做到了。"打开保温桶,是清甜的绿豆汤,上面浮着几颗饱满的莲子——爷爷生前总说:"莲子心虽苦,却能清火安神,就像做人,守得住苦,才守得住甜。"
成绩公布日,林小满的名字高居理科榜首,当她拿着录取通知书重返教室,发现黑板报上新添了八个大字:"以诚信为墨,书写无悔青春",旁边贴着张泛黄的照片:爷爷和留守儿童们的合影,老人笑得像个孩子,手中举着的牌子上写着"诚信做人"。
多年后,已成为乡村教师的林小满,在给新生上第一堂课时,也在黑板上写下了同样的标语,窗外操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像撒了一把把跳动的星光,她忽然懂得,高考的考场从不止于教室那方寸之间——人生的每道选择题,都是对内心星光的检验;而那些在笔尖下坚守的诚信,终将化作照亮前路的星辰,指引我们在漫长岁月里,走出一条正直而光明的道路,这或许就是青春最美的答卷:不是分数,而是诱惑面前依然挺直的脊梁,是喧嚣岁月中始终清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