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珠海高考2017,珠海高考2025成绩

教育 2周前 (11-10) 1057

珠海2017高考:海风轻吟的青春答卷

2017年的盛夏,珠海的空气中浮动着咸湿的海风与栀子花的馥郁芬芳,当高考结束的铃声划破长空,拱北口岸的钟楼恰好敲响六下,这座南海之滨的浪漫之城,正以它特有的温柔,拥抱着第一批在"特区摇篮"里长大的高考学子,他们的青春答卷,不仅镌刻在冰冷的答题卡上,更融入了情侣路边的浪花声,烙印在港珠澳大桥的雏形中,成为这座城市发展史上最动人的注脚。

答题卡上的海潮印记

珠海一中考点外,梧桐树的斑驳影子在地面织出细密的网,穿着校服的考生们抱着文具袋匆匆走过,蓝色校服下摆沾着清晨的露水,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来自斗门区的考生陈默,在作文题上郑重写下:"港珠澳大桥的33节沉管隧道,就像我们这代人的青春,需要在黑暗中精准对接。"这个曾在港珠澳大桥工地做过志愿生的少年,将工程师父亲讲述的"毫米级误差"理念巧妙融入议论文,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工匠精神的敬畏,据说,监考老师读到这段时,红笔在纸上轻轻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特区教育独有的开放性与前瞻性,在考题中投下微妙光影,当全国卷普遍聚焦"一带一路"战略时,珠海考生面对的附加题却别具匠心:"横琴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如何体现青年担当?"有趣的是,珠海一中模拟联合国社团的成员们惊喜地发现,他们熬夜准备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白皮书》,竟成了考场作文最鲜活、最前沿的论据,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契合,正是珠海教育最引以为傲的特色。

琴岛交织的奋斗和弦

香洲区教育局的统计显示,那一年珠海高考报名人数中,有37%来自随迁子女家庭,在珠海一中"港澳班",澳门考生林家明用遒劲的繁体字作答,在"一国两制"论述题旁,他精心画了个小小的澳门大三巴牌坊,这个从小跟着父亲在拱北口岸做生意的少年,在政治试卷里深情写道:"每天过关时,看着两地居民在同一片蓝天下穿梭,就是最生动的国情教材。"朴实的文字中,蕴含着超越年龄的家国情怀。

珠海航空城集团的技术员们自发组成了"高考护航队",当他们在考场外等待时,胸前的航展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连续承办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城市,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航展精神,悄然融入了学子的备考日常,在珠海一中的实验室里,至今仍陈列着2017届学生用3D打印技术精心制作的"月球车模型",那是他们备战科技创新大赛时的智慧结晶,如今已成为校园里最励志的展品,激励着后来者追求卓越。

海风送来的未来序曲

6月8日下午五点,情侣路上的滨海长廊聚集了数千家长,当考生们涌出考场时,来自高新区唐家湾镇的家长们高举着"欢迎回家"的横幅,这些横幅竟是由本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新型防光布制成——这是珠海企业献给学子的特殊礼物,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们自发组织了"爱心送考车队",50辆贴着"为你护航"标贴的班车,在考点间穿梭成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成为城市最温暖的风景。

暮色中的珠海渔女雕像,在平静的海面上投下优美的倒影,刚刚结束高考的同学们,将写满心愿的纸飞机投向大海,这些纸飞机有的折成鲸鱼的形状,有的画着港珠澳大桥的轮廓,顺着海风飘向长隆海洋王国的方向,2017年,珠海的高校录取率首次突破90%,而这座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也突破了2000家,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数字,在珠海这片热土上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预示着这座城市无限的潜力。

当港珠澳大桥的最后一段沉管精准对接时,2017届珠海考生们正陆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座连接三地的超级工程,像一座丰碑,记录着这座特区城市的成长轨迹;而那些散落在祖国各地的录取通知书,则像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将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森林,海风依旧吹拂,珠海的青春故事,永远与时代同频共振,谱写出一曲曲奋斗者之歌。

广东高考院校,广东高考院校录取分数线
« 上一篇 2周前 (11-10)
湖北 高考 总分,湖北高考总分多少2025年
下一篇 » 2周前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