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2017高考试卷甘肃,2017年甘肃高考试卷

教育 1个月前 (10-23) 911

修正与润色后的版本

《那年夏天,我们都在追光》

2017年的夏天,兰州的暑气比往年来得更猛烈,也更深沉,天空像一块被烤得微微发白的蓝布,蒙着一层挥之不去的薄霭,黄河水裹挟着上游的泥沙,在烈日下翻涌着浑浊的金光,沉默而有力地劈开这座两山夹一河的城市,即将踏入高考战场的十八岁少年们而言,这个夏天,远不止是季节的更迭,它更像一道命运的分水岭,将他们的人生清晰地切割成两半:一半是埋首书堆、纯粹如纸的青葱岁月,另一半则是风浪未知、需独自掌舵的成人世界。

在兰州二中高三(七)班,时间的流逝被具象化了,黑板右上角的倒计时牌,红色的“30”被果断地擦去,换上“29”,又在不经意间变成“28”,粉笔灰在从窗棂斜射进来的光柱中翻飞,像极了少年们胸腔里那颗颗躁动不安的心,林晓晓的指尖无意识地转动着笔杆,目光却死死钉在作文本上那四个用红笔圈出的字——“立意不深”,她的梦想,是去北京,读新闻学,用文字去触碰时代的脉搏,可现实是,她的模考成绩总在一本线上下徘徊,像一艘迷航的船,看不清灯塔的方向,昨晚父亲的电话,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沉重得像一块压在心口的石头:“晓晓,实在不行……考不上好大学就回来当老师吧,咱们小地方,铁饭碗也挺好。”那“挺好”两个字,像一根无形的绳索,试图将她拉回一条早已被规划好的、安稳却平庸的轨道。

教室后排,一个身影与周围的喧嚣格格不入,张伟的眉头紧锁,仿佛整个世界都浓缩在他草稿纸上那几道繁复的电路图里,他手中那本《物理竞赛教程》早已被翻得卷了边,书脊用透明胶带缠了又缠,几乎要散架,这个来自白银农村的男孩,身上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他靠着助学金和奖学金一路读到高三,清瘦的脸庞上,刻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系,那不仅仅是一所大学,更是他逆天改命、走出大山的唯一阶梯,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最近几次模拟考,他最引以为傲的数学,竟在及格线边缘苦苦挣扎,无数个深夜,当宿舍的鼾声此起彼伏,他会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一道题一道题地啃,直到眼皮重如千钧,意识被疲惫的浪潮彻底吞没。

“晓晓,这道物理题……你能帮我看看吗?”一个轻柔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前桌的马兰兰转过身,她那枚淡蓝色的头巾在脑后松松地挽成一个漂亮的结,衬得一双眼睛格外明亮,闪烁着纯粹的求知欲,马兰兰是年级第一,是神话般的存在,却毫无骄矜之气,总是耐心地为同学解惑,她的梦想,是考入复旦大学临床医学系,这个梦想的背后,藏着一个无法言说的伤口——三年前,她的母亲因为家乡医疗条件落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永远地离开了她,从那天起,“医生”这两个字,就在她心里生了根,发了芽,长成了一棵必须去实现的树。

“我看看……”林晓晓收起纷乱的思绪,接过马兰兰的练习册,就在这时,窗外的蝉鸣仿佛被按下了放大键,尖锐而执拗地穿透耳膜,她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同样燥热的九月开学日,班主任老杨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一张张稚嫩的脸,缓缓说道:“孩子们,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但它是你们人生中第一次,有机会用尽全力,亲手为自己选择未来的路。”那时的她,只当是句寻常的鸡汤,直到在无数个与台灯相伴的深夜,在一次次模拟考的失利与重来的循环中,她才真正品出这句话里沉甸甸的分量,这早已不是一场知识的较量,而是一场与自己的博弈,一场梦想、责任与不甘的修行。

高考前夜,林晓晓躺在床上,大脑却像一台无法关机的电脑,高速运转着,她索性披衣下床,赤脚走到窗边,月光如水,洒在校园里那棵百年老槐树上,枝叶的影子在地上织成一张安静的网,她记得高一那年,她和马兰兰、张伟还有几个好朋友,曾在这棵树下埋下一个“时光胶囊”,里面装着写给十年后自己的信,信里写了什么?好像是“成为作家”、“造出最厉害的机器人”、“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那些如今看来有些幼稚的梦想,就像树上曾经盛开的槐花,洁白、芬芳,却又脆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

“别想太多了,早点休息。”宿舍门被轻轻推开,马兰兰端着一杯热牛奶走了进来,温暖的气息瞬间驱散了夜里的微凉。“明天,我们都要加油。”林晓晓接过杯子,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一直传到心底,眼眶竟有些发热,在这个被压力填满的夏天,友谊就像这杯牛奶,简单、纯粹,却给予了她最坚实的慰藉和最温暖的力量,她们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彼此都懂。

6月7日清晨,兰州的天空蓝得像一块洗过的宝石,考生们穿着统一的校服,像一群即将出征的士兵,在老师们殷切而担忧的目光中,涌向考场,林晓晓深吸一口气,空气中竟真的飘来一缕淡淡的槐花香,清甜而熟悉,那一刻,盘踞在心头的紧张感奇迹般地消散了,她忽然明白,无论结果如何,这段为了梦想而拼尽全力的日子,这些与朋友并肩作战的瞬间,本身就已是生命中最宝贵的馈赠。

“考试开始,请考生作答。”铃声响起,笔尖在试卷上沙沙作响,那是青春奋斗最动听的交响,林晓晓写下最后一个句点时,下意识地抬起头,看见窗外阳光正好,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忽然想起泰戈尔《飞鸟集》里的那句话:“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是啊,青春本就是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旅程,重要的不是抵达哪个预设的终点,而是在这场追光的旅途中,我们是否曾拼尽全力,让自己的生命真正地燃烧过、闪耀过。

那年夏天,甘肃的十八岁少年们,带着各自的故事与梦想走进考场,又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一丝忐忑走出考场,他们或许当时并不知道,这场考试将在他们的人生长河中激起怎样的浪花,将他们推向何方,但他们一定永远记得,2017年的那个夏天,黄河水依旧沉默地流淌,老槐树依旧静静地伫立,而一群追光的少年,曾用他们的汗水、泪水与不屈的意志,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滚烫的青春答案,那答案,无关成败,只关乎成长。

什么时候公布高考答案,什么时候公布高考答案啊
« 上一篇 1个月前 (10-23)
浙江成人高考网,浙江成人高考网上
下一篇 » 1个月前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