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人数山西,2017山西高考人数统计
《晋土千帆:2017,一场青春的远航》
晋土千帆:2017,一场青春的远航
2017年的盛夏,炽热的阳光洒满三晋大地,94012名怀揣梦想的学子,如潮水般涌入高考的战场,这个数字,不仅是山西省自恢复高考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届,更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普及化浪潮中,一个内陆省份的生动缩影,当最后一门考试的铃声响起,笔尖落下,他们交出的,不仅是一份关乎未来的试卷,更是一份镌刻着时代坐标、承载着家国情怀的青春答卷。
在太原五中古朴的校门外,梧桐树的影子被拉得悠长,考生李明最后一次确认准考证时,母亲将一枚温润的玉佩悄然塞入他手心,玉佩上,“厚德载物”四个字古朴而遒劲,这是李家三代人的精神传承,祖父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用知识敲开了命运的大门;父亲是1990年山西中文系的骄子,在书香中延续了家族的荣光,在这个曾以煤矿与重工业为标签的省份,教育,始终是无数普通家庭向上攀登、改变命运的“窄门”,是点亮希望的不灭灯火。
与城市考生的从容不同,来自吕梁山深处的张晓宇,有着一段更为艰辛的备考记忆,每天,他都要徒步两小时崎岖山路,迎着晨曦奔赴镇上的中学,夜幕降临,当城市早已沉寂,他宿舍走廊的灯光却常常亮至深夜,那是他与梦想无声的约定,2017年,国家专项计划的阳光,穿透了山峦的阻隔,为张晓宇这样的农村学子照亮了更广阔的天地,当他在考场上看到作文题“中国坐标”时,脑海中浮现的,不再是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而是家乡梯田上熠熠生辉的太阳能发电板,是村口那条蜿蜒着通向希望的柏油路,是时代变迁为这片古老土地注入的崭新活力。
作为中国的煤炭大省,山西在经济转型的阵痛中,始终坚守着教育这块精神阵地,2017年,全省高考录取率攀升至82.7%,较2012年提升了整整12个百分点,这串数字的背后,是山西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坚实步伐,是职业教育体系的日臻完善,更是无数教育工作者如春蚕吐丝般的默默耕耘,在长治二中的校园里,年过花甲的王老师已连续第十五年站在高考监考的岗位上,他望着那些年轻而专注的脸庞,眼中满是感慨:“看着他们,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山西的未来,正握在他们笔下。”
高考改革的春风,也吹遍了三晋大地,2017年,山西省首次实行“3+X”的考试模式,英语听力成绩正式计入总分,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这些变化,让太原外国语学校的考生陈思雨倍感振奋:“我们不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考号,而是一个被看见、被尊重的鲜活个体。”在她的综合素质档案里,除了优异的学业成绩,还记录着她带领团队斩获全省机器人大赛银奖的奋斗历程,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的风采。
当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声划破长空,考生们如释重负地涌出考场,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与对未来的憧憬,在晋祠公园那棵千年古树下,一群身着校服的学子将写满心愿的纸条系上枝头,微风吹过,纸条沙沙作响,仿佛是青春的低语,这些纸条上,有对远方的向往,有对师长的感恩,更有对这片黄土地最深沉的热爱,一位考生在纸条上郑重写下:“今日我以山西为荣,明日山西必将以我为傲。”
2017年的山西高考,注定将被载入这个省份的教育史册,94012名考生,94012个梦想,共同汇聚成新时代山西青年的壮阔群像,他们或许出身各异,故事不同,但都在这个夏天,用汗水与拼搏,共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中国坐标”,当这些带着黄土高原厚重气息的年轻人,怀揣着山西人特有的坚韧与智慧,奔赴全国乃至世界的广阔天地时,他们的人生航船,才刚刚扬帆起航,未来必将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