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窗,高考语文窗花
窗
考场里静得能听见尘埃落地的声音,唯有笔尖摩挲纸页的沙沙声,如春蚕啮桑,细碎而绵长,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指腹轻轻抚过墨绿色的窗框,漆皮剥落处露出斑驳的木纹,像老人手背上的老年斑,窗外,香樟树在微风中摇曳,碎金般的阳光穿过叶隙,在桌面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仿佛时间的碎片在无声舞蹈。
监考老师的皮鞋叩击地面的声音由远及近,在死寂中格外清晰,我下意识地攥紧钢笔,笔尖在草稿纸上洇出一个小小的墨团,像极了一滴凝固的夜,窗玻璃蒙着薄尘,我偷偷用袖口蹭出一小块透明,外面的世界便倏然清晰——对面的教学楼空旷得有些寂寥,窗台几盆绿萝垂着藤蔓,倒像是有人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洇开一抹倔强的绿。
作文题是《窗》,我凝视这两个字许久,笔尖悬在纸页上方,迟迟不肯落下,记忆的闸门悄然开启,童年老屋的木窗浮现在眼前:窗台上外婆种的多肉植物,叶片饱满如婴儿的拳头,边缘泛着淡淡的胭脂红,每个清晨,我都会踩着小板凳趴在窗台上,看晨光如何为老槐树镀上金边,看早点摊的炊烟如何揉碎在晨雾里,看邻家阿婆的蓝布衫如何变成远处的黑点。
后来搬进新家,铝合金的窗框擦得能照出人影,可我总觉得,那扇窗再也照不进童年时的阳光了,高三这年,窗帘总是严丝合缝地拉着,母亲说这样能避免分心,其实我只是害怕看见窗外渐亮的天色——那意味着又一场与试卷的鏖战开始了。
草稿纸上终于落下第一个字:"窗是眼睛。"忽然想起上周整理旧物时翻出的照片:扎羊角辫的我站在老屋窗前,对着镜头笑得眼睛弯成月牙,那时的窗,是通向世界的任意门;而现在,这扇考场里的窗,却像一道透明的壁垒,将我与鲜活的世界隔开。
"时间还有十五分钟。"监考老师的提醒将我拉回现实,我抬头望向窗外,香樟树上停着一只麻雀,歪着头打量着考场,黑豆似的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语文老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窗是画框,框住四时流转。"是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可这些年来,我究竟有多久没有好好看过窗外的风景了?
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游走:"我们总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却忘了窗本身也是眼睛,它凝视着岁月流转,也见证着悲欢离合,外婆在窗边教我认字,手指划过纸页的沙沙声与窗外的雨声交织;母亲在窗下缝补衣服,银针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父亲在窗前抽烟眺望,烟圈袅袅散入暮色......那些平凡而温暖的瞬间,都被这扇沉默的窗悄悄收藏。"
写到此处,鼻尖忽然一酸,无数个深夜刷题的时光,母亲总会悄悄推门进来,将一杯温牛奶放在窗台上,她说:"累了就看看窗外,眼睛会舒服些。"那时我嫌她唠叨,此刻才明白,那扇窗承载的,何止是风景,更是家人无言的守望。
交卷的铃声刺破寂静,我最后望向那扇窗,阳光依旧在叶隙间跳跃,香樟树的影子在墙上缓缓爬行,像一首无声的诗,忽然觉得,这扇墨绿色的窗,就像一个时光胶囊,封存着我的来处,也指向我的远方,走出考场时,我深吸一口气,决定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积了灰的窗帘彻底拉开。
因为真正的窗,从来不在墙上,而在心里,只要心中有光,何处不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