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广西高考新闻,广西高考新闻发布会

教育 2个月前 (10-11) 1103

2024广西高考青春纪实

盛夏七月,八桂大地热浪翻涌,却压不住千万考生胸中那团名为“梦想”的火焰,2024年的广西高考如期而至,在十万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峰林与蜿蜒江河间,书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青春史诗,当清晨六点的第一缕阳光穿透邕城的薄雾,考点外已汇聚着焦灼而坚定的目光——那是父母无言的守望,是老师殷切的嘱托,更是少年们即将奔赴的人生第一场重要战役。

在南宁市第三中学考点,一位身着壮锦图案旗袍的母亲将亲手染的五彩蛋塞进孩子掌心:“壮家孩子,蛋要滚得圆,路要走得更远。”她的方言带着桂柳口音的温柔,与考场内此起彼伏的笔尖沙沙声交织成特殊的时代和声,据统计,今年广西高考报名人数突破51万,比去年增加近3万,创历史新高,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像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家庭,他们或许不懂“内卷”“躺平”等网络热词,却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千年古训,在壮乡的山水间刻下奋斗的年轮。

广西高考新闻,广西高考新闻发布会

走进桂林市某考场,窗外的漓江山水与墙上的励志标语相映成趣,来自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瑶族女孩李芳在草稿纸上画着小小的山歌符号——这是她缓解压力的独特方式,作为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她的书包里装着父亲用竹篾精心编织的笔袋,那是家族传承的手艺,也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象征,教育扶贫的春风拂过桂西大地,像她这样的少数民族考生正通过高考实现“鲤鱼跃龙门”的蜕变,数据显示,广西少数民族考生占比连续三年保持在35%左右,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公平的阳光正照耀着每个角落,让山歌里的梦想照进现实。

广西高考新闻,广西高考新闻发布会

在河池市都安高中的考点外,退休教师黄建忠的“爱心送考车”格外醒目,这辆贴满励志贴纸的旧面包车已免费接送考生八年,今年他更是联合了二十多位出租车司机组成“爱心车队”,在高考三天穿梭于崎岖的山路。“以前我们读书要走几十里山路去县城考试,现在孩子们条件好多了,但那份紧张和期待是一样的。”黄老师布满老茧的手紧握方向盘,眼神却清澈如少年,这种代际传递的温暖,构成了广西高考最动人的底色,也印证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乡土情怀。

随着最后一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考生们鱼贯而出,有人相拥而泣,有人仰天长啸,也有人平静如常,在柳州考点,来自融水苗寨的男生吴斌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狂欢,而是跑到考点外的柳江边,将一本写满数学公式的笔记本轻轻放入江水。“让它顺流而下,就像我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这个18岁少年的眼中闪烁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也映照着八桂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教育大区”到“教育强区”,广西正用坚实的脚步书写着教育现代化的答卷,让每一份努力都通向诗和远方。

夕阳西下,考点外的喧嚣渐渐散去,但那些奋斗的故事仍在延续,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前的广场上,一群穿着校服的毕业生自发组织重温入团誓词,他们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八十多年前的革命先辈隔空对话,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新起点,正如广西这片热土上盛开的三角梅,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总能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当青春与梦想在盛夏碰撞,当个人奋斗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之光,是八桂儿女用汗水浇灌的未来图景。

高考B批,高考B批是啥意思是二本吗
« 上一篇 2个月前 (10-11)
高考完估分,高考完估分有必要吗
下一篇 » 2个月前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