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四川高考答案数学,2017四川高考数学理科
答案之外的考场
2017年6月8日下午3点,成都七中走廊尽头的时钟秒针正一格一格切割着时光,当数学考试结束的铃声刺破沉闷的空气,高二学生林舟握着被汗水浸湿的草稿纸,在人群散尽后蹲在墙角,指尖反复摩挲着那张写着"2017四川高考数学答案"的纸条——这是他同桌周远在考前半小时,从校外打印店带进考场的"通关密钥"。
折叠的答案
周远的答案被折成小小的三角形,藏在校服第二颗纽扣下的暗袋里,这个平时数学总在及格线徘徊的男孩,此刻正用余光瞥着讲台上收卷的老师,手指在桌肚里微微发颤,林舟记得考前一周,周远在篮球场上把篮球狠狠砸向篮板:"我爸妈说,这次再上不了120分,就让我去读技校。"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条甩不掉的绳索,勒得人喘不过气。
考场里,空调冷气吹得人头皮发麻,林舟盯着解析几何那道题,椭圆方程里的参数像群乱舞的蝌蚪,他偷眼去看周远,发现后者正用胳膊肘碰了碰前桌,一个橡皮擦从后往前排传递,上面用铅笔写着歪歪扭扭的步骤,那瞬间,林舟突然想起初中时,周远曾把自己攒了三个月的动漫卡片送给他,只因为他说"那张卡画的像你",那时阳光正好,少年们笑得肆意,从未想过未来会有如此沉重的选择题。
断裂的坐标系
考试结束后,周远拉着林舟躲在实验楼后的香樟树下,他从书包里掏出答案,纸张边缘已经被手心浸得发软。"你看,最后两道大题,我全蒙对了。"周远的声音带着一丝亢奋,眼睛却不敢看林舟,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答案上,那些印刷体的数字和符号突然变得陌生,像一群被囚禁的幽灵,嘲笑着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林舟没有接那张纸,他想起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画的坐标系,x轴和y轴的交点原点,象征着一切问题的起点。"如果答案是对的,过程错了,那还算解对这道题吗?"他轻声问,周远突然蹲下来,把脸埋在膝盖里:"我弟下周要做手术,我妈说不够钱......"他的肩膀微微颤抖,像片在风里打旋的叶子,随时可能坠落,原来有些坐标系,从开始就是倾斜的,原点早已被生活的重压偏移了方向。
那天傍晚,两人在校门口的便利店买了两瓶冰汽水,周远把答案撕成碎片,扔进路边的垃圾桶。"其实我偷偷做了套模拟题,自己能考90多分。"他踢着路边的石子,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只是怕他们失望。"林舟突然明白,有些坐标系里,原点早就偏移了方向,而所谓的标准答案,不过是给倾斜的人生找一个暂时的平衡点。
未完成的演算
一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周远考了118分,比模拟考高了整整30分,他拿着成绩单去市医院,弟弟的手术费终于凑齐了,林舟则因为最后一道大题步骤不完整,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但他收到了省重点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的烫金校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对另一种选择的肯定。
开学前,周远送林舟去火车站,站台上,两人沉默了很久。"其实那张答案,我一道题都没用上。"周远突然说,"考试那天,我把答案塞进草稿纸中间,交卷的时候一起上交了。"林舟笑了,眼睛却有些湿润,原来真正的答案,从来不在印刷的纸页里,而在每个深夜演算的草稿纸上,在咬牙坚持的瞬间里,在那些看似偏离轨道的人生选择里,有些题目,没有标准答案,但坚持演算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
火车开动时,林舟想起数学老师常说的话:"数学是真理的艺术,它教会我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窗外,2017年的阳光依旧灿烂,而那些答案的故事,早已在每个年轻人的生命里,写下了比标准答案更深刻的注脚,或许成长就是这样,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坐标系,有些原点注定偏移,但只要坚持演算,终会在人生的坐标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