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2017重庆理综高考,2017重庆高考理科

教育 3小时前 642

2017重庆考场里的青春方程式

2017年6月8日下午3点,重庆四十中考点的考场里,空调嗡嗡作响,像一只被困在铁盒里的夏蝉,徒劳地振动着翅膀,林小满的目光聚焦在理综试卷最后那道物理大题上,铅笔悬在草稿纸上,迟迟落不下去,窗外的蝉鸣突然尖锐起来,盖过了教室里此起彼伏的笔尖摩擦声——这是重庆独有的夏天闷热,也是属于他们的青春战场,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方程式正在悄然求解。

物理题的背景图是个倾斜的传送带,题目问的是物体在摩擦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林小满忽然想起高一物理课,总爱穿白衬衫的陈老师会把粉笔头在黑板上敲得"啪啪"作响:"你们解题啊,就像谈恋爱,不能只看表面,得受力分析!"此刻她盯着题目里的"μ=0.2",忽然笑了,这数字像极了自己暗恋了三年的男生,名字缩写也是"XY",概率小得像传送带上不打滑的物体,可她还是演算了三年,连草稿纸都攒了半抽屉,每一页都写满了他的、毫无逻辑的公式。

化学题考的是有机合成流程,邻二甲苯到对苯二甲酸的反应路径,在她眼前突然变成了学校后山那条铺满梧桐叶的小路,高二那年化学竞赛失利,她蹲在路边掉眼泪,班长递来的纸巾上沾着淡淡的柠檬香——那是他常用的洗衣液味道,后来她才知道,班长为了给她讲题,把整本《有机化学基础》抄了一遍,扉页上用清秀的字迹写着:"愿你像苯环一样,稳定且充满可能",此刻草稿纸上"氧化""酯化"的箭头,突然变成了他画在笔记本上的小人,举着试管对她笑,试管里仿佛盛满了阳光。

生物题的实验设计题,背景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林小满想起去年春天,生物老师带他们在花坛里做实验,她把沾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棉花包在月季枝条上,每天都去看,最后只有0.5mg/L浓度的那根生根了,嫩白色的根须像婴儿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探索着这个世界,那天放学,班长突然从背后递给她一盆多肉:"听说你很喜欢植物?这个好养活,不用激素也能生根。"现在想来,那盆多肉早就爆盆了,每片叶子都舒展得像他笑起来的眼睛,充满了向上的生命力。

"叮铃铃——"收卷的铃声刺破蝉鸣,林小满的铅笔终于落下,在最后一道题的空白处写了句"未解完",她把试卷叠好,放进透明的文件袋,她抬起头,看见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对面教学楼的玻璃上,反射出晃眼的光斑,像极了那天班长递给她纸巾时,他眼里的光,温暖而明亮。

走出考场时,重庆的暴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朵朵水花,林小满撑开伞,看见班长站在教学楼门口,衬衫湿了大半,紧紧贴在身上,手里攥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她的多肉,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你解题的时候,眉头皱得像苯环。"他笑着把植物递给她,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在伞沿,"不过我觉得,你比所有化学方程式都好看。"

后来林小满才知道,那年重庆理综卷的难度系数是0.65,全市平均分只有183分,她的物理大题虽然没算完,但受力分析步骤一分没扣;化学流程题的每一步都写满了注释,像极了班长笔记本上的工整字迹;生物实验设计更是被阅卷老师评为"满分逻辑",总分268,是她高中三年理综的最高分,这些数字,像刻在青春纪念册上的勋章,闪闪发光。

但比分数更重要的,是那个夏天她终于解开的方程式:青春里的喜欢,从来不是精准的计算,而是像生长素那样,在不确定的浓度里,总能找到让彼此生根发芽的方式,就像重庆的夏天,蝉鸣再响,暴雨再大,总会有阳光穿透云层,照亮那些藏在草稿纸里的心事,让它们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多年后林小满成了高中物理老师,总爱在讲台上讲那道传送带题,她会举起班长的毕业照,照片上的他穿着学士服,笑容灿烂,她会告诉学生们:"解题就像人生,重要的不是算出正确答案,而是学会在摩擦力中找到平衡,在倾斜中保持稳定。"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极了那年考场的笔尖声,温柔而富有节奏,而她知道,有些方程式,要用一辈子去求解,而求解的过程,本身就是最美的答案。

2016高考全国一卷,2016高考全国一卷文综
« 上一篇 3小时前
河南省今年高考人数,河南省今年高考人数2025
下一篇 » 3小时前